10月1日至8日,這個長達8天的國慶長假,廣州樓市比天氣還要“熱”。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市重點一手住宅到訪4.27萬組次,環比(與2025年9月23—30日相比,下同)增長325%,認購2004套,環比激增394%。二手住宅方面,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10月1—8日廣州二手住宅看房人數達到21964人、環比增長30%,成交657套、環比持平。
南方財經記者也留意到,國慶期間廣州多個熱門樓盤人山人海,再現久違的看房長龍。一家樓盤營銷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國慶市場熱度空前。”
事實上,國慶期間廣州樓市火熱,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就在國慶前,廣州打出一套房地產政策“組合拳”,包括公積金新政實現“首付提取與貸款額度脫鉤”、簡化港澳居民購房流程等,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購房門檻,刺激了市場需求,成為點燃市場的火花。
此外,各房企促銷力度頗大,緊抓“金九銀十”節點,通過“好房煥新季”等大型營銷活動,以購房券、特價房等形式實質性讓利,形成了強大吸引力,最終共同催熱了市場。
圖片來源:梁遠浩 攝
政策“添柴”、促銷“加火”
國慶前廣州出臺新政,將公積金購房首付款的提取范圍進一步擴大,不限制首套或二套住房,實現購房情形全覆蓋,更多人能夠享受政策利好。繳存人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后,不影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更大程度減輕購房家庭負擔。此外,簡化港澳居民購房流程、商轉公等政策也精準切中了部分剛需和改善群體的痛點。
在此基礎上,廣州各區“精準施策”進一步放大了效能。例如,黃埔為舊改居民提供額外1.5%的購房補貼,南沙對港澳居民購房實行“一窗通辦”,花都推出房票安置專屬折扣等。這些措施在特定區域激活了強大的購買力,黃埔、番禺、南沙、花都四區的認購量合計占全市半壁江山,成為本輪行情的主要引擎。
尤其是,廣州黃埔區在前期市場回暖基礎上疊加區域好房節活動,認購量居全市首位。據統計,10月1—8日,該區主要44個在建在售樓盤累計到訪8634組,同比去年國慶上漲22.6%;累計認購470套,認購數居全市第一,整體呈現出供需兩旺的態勢。
不過,市場的火熱并非完全源于自發購買力。為抓住“金九銀十”的窗口期,廣州房地產開發商聯手上演了一場“讓利大戲”。由廣州市、黃埔區房地產協會牽頭,聯動上百個樓盤的“好房煥新季”營銷活動席卷全城。購房券、家電禮包、物業費減免等優惠手段層出不窮,加大了銷售力度。
除此之外,各種類型的優惠活動、力度空前的集中促銷、多種樓盤類型的加推,多重利好因素助推廣州樓市整體旺盛。保利發展廣東公司國慶期間銷售業績超過700套,其中,保利天曜8天賣了8.5億元,日均成交額超1億元。萬科廣佛公司國慶成交535套,珠實地產廣州區域累計銷售額超15億元,越秀地產廣州公司有多個項目的成交額超過2億元。
然而,對于購房者而言,除政策和促銷因素,樓盤本身的賣點是否符合預期,也是關鍵決策考量。趁著“雙節”假期優惠,曾多次實地到黃埔看房的歐陽先生最終決定認購一套96方四房戶型。他表示:“我看中這個樓盤交通便利,而且是低密抬高社區,又是新規戶型得房率很高,住在這里會很有幸福感。”
一二手房市場分化
與一手房市場的火熱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廣州二手房市場仍顯得略“安靜”。
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廣州二手住宅帶看量雖有所上升,但成交套數僅與上月持平,折射出當前市場資金的流向與購房者心態的變化。
這種分化現象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新房項目推出的促銷活動直接擠壓了二手房市場;二是購房者對于二手房的價格敏感度更高,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更傾向于謹慎決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當前二手房價格仍處于調整階段,購房者選擇面較寬,而一手房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更為突出。多項利好政策推動下,改善型需求率先涌入品質更高、優惠明確的一手市場,推動項目開盤去化率走高,導致一、二手房市場出現明顯分化。
“這些新房項目多位于優勢區位,生活配套成熟,再加上限時促銷讓利,性價比進一步凸顯。說明優質產品本身能夠有效激活市場需求、帶動消費回暖,也為房企注入了信心。”嚴躍進說。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到訪和認購數據亮眼,但網簽數據增幅還相對溫和。
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廣州一手住宅網簽面積同比增長28.7%。這反映出從“認購”到最終“網簽”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此外,數據還顯示,國慶期間廣州樓市的成交趨勢呈現首日沖高后續受天氣與出行影響回落的特點。
嚴躍進表示,國慶數據的集中釋放是前期政策利好與開發商集中讓利等因素疊加的結果,有效激發了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這證明了市場需求的基底依然牢固。綜合來看,廣州樓市正在“穩中向好”的總基調下,邁向區域、產品和需求層次更為精細化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