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間,鹽湖股份(000792)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3億元—47億元,同比增長36.89%—49.62%。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8億元—22億元,同比增長93.77%—136.83%。
報告期內,鹽湖股份的氯化鉀產量約326.62萬噸,銷量約286.09萬噸;碳酸鋰產量約3.16萬噸,銷量約3.15萬噸。公司稱,氯化鉀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帶動該業務板塊盈利增長;碳酸鋰市場價格出現下行調整,但綜合來看,公司整體業績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
在上個月的機構調研中,鹽湖股份對各板塊業務經營情況做了說明。鹽湖股份介紹,上半年,公司在生產端通過優化鹵水集采、推行采區輪采輪補、開展3#工程工藝評估等舉措,保障前系統穩定運行;銷售端創新優化定價機制,將氯化鉀產品從“月度定價”調整為“雙周定價”,顯著提升市場響應效率。系列舉措在全力保障春耕供應的同時,有效穩定了市場價格。
至于鋰鹽板塊,鹽湖股份9月底曾公告,為落實公司“十四五”生態鹽湖產業發展規劃中“擴大鋰”戰略部署,公司此前啟動投資建設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截至公告日,該項目已基本建成,關鍵裝置吸附提鋰裝置試車產出合格液,納濾反滲透系統完成膜安裝及水聯動,沉鋰及公輔工程完成核心設備單機試車,正式進入投料試車階段并產出合格的電池級碳酸鋰產品。
鹽湖股份表示,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投料試車,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鋰鹽產能規模,增強公司鋰鹽產品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公司生態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核心支撐,為鹽湖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上述機構調研中,鹽湖股份對該項目做了詳細介紹。據了解,該項目原計劃新建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及2萬噸氯化鋰生產線。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公司通過專家論證及實地調研,發現原工藝存在優化空間,最終決定對生產方案進行重大調整。
具體而言,一方面將產品規劃統一調整為4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另一方面升級核心吸附工藝,采用更先進的“連續離子移動床吸附+膜精制濃縮除硼+MVR蒸發”技術組合。
鹽湖股份表示,此次工藝革新不僅顯著提升鋰資源回收率與產品純度,還通過設備選型優化和流程精簡,將項目概算從70.99億元降至60.83億元,節約投資約10億元,總投資優化率約14.58%。
鹽湖股份透露,在中國五礦和中國鹽湖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建設正全面提質增速,按照計劃,今年4萬噸項目將生產3000噸電池級碳酸鋰。
記者注意到,鹽湖股份的控股股東中國鹽湖擬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25年內完成整合優化,具備世界一流鹽湖產業的雛形;到2030年形成1000萬噸/年鉀肥、20萬噸/年鋰鹽、3萬噸以上/年鎂及鎂基材料產能;到2035年初步構建以鹽湖為核心的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綠色氫能循環利用產業、高端鎂基材料產業、新型儲能產業,成為中國最大、世界一流的鹽湖產業集群。
鹽湖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正式融入中國五礦體系與中國鹽湖,開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篇章。公司將深度對接控股股東中國鹽湖“三步走”發展戰略,持續優化鹽湖全產業鏈布局。通過強化資源整合與協同效應,同時,公司將聚焦優質資源項目開發,加速鉀、鋰等戰略性資源產業規模擴張,進一步筑牢可持續發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