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央行、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債券回購業務的公告》(下稱《公告》),《公告》支持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中國債券市場開展債券回購業務。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以及部分銀行入選首批跨境回購做市商,并紛紛落地首批回購交易。
據了解,本次新業務的落地,進一步擴大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交易機制。
跨境回購是指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以人民幣債券為標的,通過開展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交易,進行人民幣融資,是境外機構在中國境內及人民幣離岸市場融資的重要路徑。9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支持境外機構通過北向通在中國債券市場開展債券回購業務,提高人民幣債券的使用效率。作為首批跨境回購做市商,9月29日,中信證券與境外機構成交多筆掛鉤利率債與同業存單的買斷式回購交易。
中金公司稱,公司第一時間積極響應,以首批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通”北向通回購做市商身份,于近日與境外機構達成首日跨境回購交易。未來,公司將繼續履行好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職責,積極參與跨境回購業務,為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高質量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貢獻力量。
作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做市機構債券通“北向通”業務唯一合作銀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積極與券商進行對接,協助券商推進首發計劃,與跨境人民幣監管部門細致溝通風險管理、信息報送等工作要求。中國銀行通過自身系統,為兩家券商辦理了回購交易資金結算跨境,保障了交易落地。
記者了解到,除了2家頭部券商外,還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積極參與了銀行間市場債券跨境回購,成功落地首批債券跨境回購交易。建設銀行表示,作為境內首批回購業務做市商,成功與東方匯理銀行香港分行、匯豐香港、渣打香港、建行亞洲等6家客戶達成買斷式回購交易。農業銀行稱,作為全市場首批機構,率先成功落地債券通“北向通”跨境回購交易,金額10億元人民幣。
據悉,此次《公告》一是擴大參與主體范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均可參與債券回購業務,包括直接入市和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大幅提高市場的活躍度;二是創新交易機制,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回購業務,可采用國際市場主流的標的債券過戶模式開展回購,顯著提升交易便利性與風險管控能力。
債券回購業務可為境外投資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短期融資融券渠道,有助于其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也是其獲取穩健收益與豐富投資策略的重要工具。借助回購業務,境外機構可深度參與中國債券市場。
根據《公告》,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均可參與債券回購業務,包括通過直接入市和“債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者類型包括: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境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贈基金等中長期機構投資者。
責編:楊喻程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