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波動震蕩加劇,但是包括淡水泉在內的多家主觀私募機構仍然看好后市的結構性機會。
近日,淡水泉、清和泉、致順投資等主觀策略私募機構紛紛發布最新月報觀點,強調指數上漲幅度仍屬溫和,震蕩屬于局部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后的良性修正,而市場結構性機會層出不窮,給主觀策略選股提供更大空間,而高景氣資產和順周期資產正在成為重點配置的布局方向。
震蕩屬于良性修正
頭部私募機構淡水泉在最新月報中認為,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震蕩,但總體反映的是局部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后的良性修正。從流動性結構來看,當前A股的增量資金仍由機構主導,在理財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對股票資產的配置需求雖在持續累積,但尚未充分釋放。海外資金對A股的參與度有所回升,不過整體仍屬低配。9月份以來,歐美主動型長線資金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在顯著提升,但仍未顯著流入。如果中國市場的賺錢效應持續,仍然會有較多的潛在增量資金來源。充裕的流動性環境短期內預計不會改變,這也是市場穩健運行的基礎和支撐。
清和泉認為,四季度有日歷效應。歷史規律上,四季度市場往往偏防御,低估值板塊表現相對占優。一是三季報兌現后,市場面臨較長的財報空窗期,而年底也是估值切換的重要時點,估值低且盈利穩的板塊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二是四季度是經濟工作會議的密集召開期,市場對來年的經濟及政策計入一定的預期。三是部分機構在短期考核下,年底存在兌現求穩,調整策略等訴求。
致順投資判斷認為,市場仍然屬于“階梯式穩步抬升”,整體上漲節奏可控、力度節制。這一過程中,雖有部分投資者放縱情緒宣泄,導致交易結構短期脆弱,但主導資金對市場節奏的掌控力未被輕易打破。隨著更多投資者認識到并適應這一節奏格局,市場有望形成類似“FED Put”的穩定機制,助力指數中樞在可控區間內穩步上移。
高景氣資產+順周期資產成為重點方向
根據上述各家私募的月報分析,增配高景氣資產和加大順周期資產布局,成為重點操作。淡水泉表示,9月在一些持倉標的大幅上漲后,適時兌現部分獲利,鎖定收益,同時優化了組合結構,增配了景氣度與上行確定性更高的電子板塊頭部企業,以及基本面趨勢強勁、具備研發與成本優勢的優質醫藥領域公司。
當前,淡水泉的組合持倉中包括景氣度仍在趨勢中的資產,也包括具有景氣反轉潛力的標的,同時也布局了部分內需及順周期相關、安全邊際比較明顯的資產。當前組合布局方向仍主要集中在科技、先進制造業、泛消費及低估值的順周期領域,涵蓋傳媒、電力設備、醫藥、電子等細分行業的頭部公司。
清和泉也表示,對投資組合進行了部分調整,增加了上游資源行業的配置,降低了創新藥的配置,主要考慮到前者弱美元+供給約束的邏輯更有持續性,且逆全球化過程中資源國對資源價格提升的訴求增強,如剛果金對鈷出口配額的管制,以及印尼對錫出口的管制等,另外資源股隨著盈利的上調,估值水平仍然處于歷史均值之下,具備更高的性價比。
除了布局上游資源類公司外,清和泉也關注到,目前股價仍然處于低位的順周期公司。公司認為國家反內卷政策具備持續性,雖然需要的時間較長,但其決心是毋庸置疑的,而有些行業目前就處于周期底部,且過剩產能基本上快消化完畢,一旦未來需求有所改善,其盈利便具備較大的上調空間,公司正在不斷研究和挖掘反內卷這一大主題下的投資機會。
致順投資表示,在后續“慢牛”市場演進過程中,結構性機會將持續涌現,堅定布局“科技+消費”雙主線投資框架內,圍繞產業和政策雙因素來權衡投資機會。產業端,技術迭代并未停歇,景氣周期輪動有序;政策端,國內“十五五”規劃相關產業政策預期升溫。接下來,繼續聚焦技術突破關鍵,錨定景氣增長勢能,強化政策前瞻研判,在產業與政策共振領域挖掘潛在投資機會。
排版:楊喻程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