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海外股市、黃金表現亮眼,黃金歷史上首次4000美元/盎司,節后開盤第一天A股即氣勢如虹,上證指數突破3900點。
季初賺錢效應爆棚之下,四季度大類資產走勢將如何演繹?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A股、美股、港股、黃金、國內債市及美債市場整體表現分化明顯,其中A股和港股表現尤為活躍,科技、資源、消費等板塊漲幅居前;美股在科技和醫療板塊帶動下延續強勢;黃金今年以來漲幅則超過50%,超出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預期。
不過隨著A股持續上漲、債市下跌兩個月左右、黃金勢不可當,機構對于四季度大類資產表現也出現一些分歧。
A股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繹?
具體來看,A股市場整體表現強勁,主要指數均錄得顯著漲幅。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證指數上漲15.84%,深證成指上漲29.88%,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均上漲51.20%。
在國慶假期海外股市普漲之下,國慶后第一個交易日A股氣勢如虹,上證指數突破3900點,上漲1.32%。從板塊表現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漲幅最大的行業是有色金屬,累計上漲65.52%;其次是硬件設備(56.97%)、半導體(54.74%)、通信設備(58.74%)等科技與資源類板塊。此外,人工智能、機器人、稀土、可控核聚變等新興概念持續活躍,成為市場熱點。
但此輪資金推動型行情能持續多久、四季度將如何表現,也成為不少投資者關心的焦點。
“從新基金的發行量各方面來看,目前資金還是比較理性的,還沒有說到瘋狂入市的地步。”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對A股四季度表現依然有信心。
他認為,當前全球這輪牛市基本屬于科技牛,科技股依然還有機會。不過也需要注意,科技創新企業未來發展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股價波動較大。投資科創50要注意控制倉位,同時關注科技股過快上漲可能帶來的估值過高風險。
粵開證券認為,從9月以來申萬一級行業的漲幅排名看,市場風格正在悄然切換。據Choice數據統計,9月,申萬一級行業中,此前表現滯后的房地產、機械設備、煤炭等傳統行業漲幅居前,而通信、醫藥生物、計算機等“當紅”科技行業表現落后。未來市場,將既存在新興科技的擴張性的機會,也存在傳統板塊的估值修復和優質公司的價值發現。
港股市場在2025年前三季度同樣表現突出,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3.88%,恒生科技指數更是上漲44.71%。其中以休閑用品(201.65%)、貴金屬(171.20%)、半導體產品(164.38%)、生物科技(157.06%)、其他金屬與采礦(142.30%)漲幅居前。10月初,貴金屬、其他金屬與采礦、半導體材料與設備、通信設備等板塊繼續走強。
債市何時止跌?
三季度主要受“反內卷”政策、股市及基金贖回新規等影響,債市收益率持續上行。自7月初以來,債市已經下跌兩個月。
貨幣政策上,9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三季度例會內容公布。對比第二季度例會內容來看,本次例會刪去了“加力實施增量政策”的相關表述。有分析師認為,貨幣政策最寬松的階段已過去。
多家機構建議四季度以票息為主,久期上適當謹慎,階段性博弈。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發布的研報認為,央行近期的表述更偏向于“落實落細”存量政策,維護“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充分釋放政策效應”。短期內進一步寬貨幣操作落地的可能性不高。進一步地,假設四季度央行降息操作落地,對債市而言,后續進一步寬貨幣預期可能明顯降溫,那么此次寬貨幣操作后,債市演繹利好出盡的可能性更大。
但也有的機構認為債市已經提前反映預期,不用太悲觀。“即使可能沒有超預期的政策,但可以確定的是貨幣寬松的基調不會改變,在穩增長的背景下利率預計維持低位,疊加資產荒的大環境,預計第四季度利率會震蕩向下。”某券商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認為。
黃金今年以來漲幅超50%仍被長期看好
而黃金今年以來的走勢則超出預期,COMEX黃金在歷史上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50%(截至10月9日)。SHFE黃金前三季度累計上漲39.76%,10月1日至9日繼續上漲4.82%,突破歷史高位。近期國際投行紛紛提高國際金價目標價。
楊德龍認為,短期來看,國際金價的快速上漲可能存在調整,但長期而言,美聯儲降息周期仍有利于國際金價上行。以往美股與國際金價走勢往往呈蹺蹺板效應,但今年出現一起上漲的情況:美元信用受到質疑推高金價,人工智能革命帶動科技股大漲,兩者共同作用打破了以往的蹺蹺板效應。
黃金之所以超預期大漲,主要是由于定價邏輯發生了變化,正從利率驅動轉向信用驅動。當前支撐黃金持續上漲的長期邏輯主要集中在全球貨幣信用體系重構層面。
9月份以來金價上漲的短期觸發因素主要為寬松預期(美聯儲降息)、地緣政治風險下避險情緒集中釋放、黃金ETF規模膨脹。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長期而言,全球貨幣信用體系重構、去美元化趨勢、各國央行持續購金以及供需結構性失衡等因素構成了黃金上漲的核心支撐,這一支撐體系在未來2~3年內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因此黃金的長期牛市趨勢仍將延續。
美股科技股出現分化
美股今年以來先抑后揚,科技股同樣表現亮眼,美股三大指數在2025年前三季度均錄得上漲,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漲幅最大,達17.34%;其次是標普500(13.72%)和道瓊斯工業平均(9.06%)。10月1日至9日,納斯達克指數繼續走強,累計上漲1.69%;標普500上漲0.98%;道瓊斯工業平均上漲0.44%。
美國股市創新高主要得益于科技股大漲,特別是以AI為代表的科技“七姐妹”不斷上漲,拉高指數,推動美股走強,傳統行業則表現不佳。Wind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漲幅居前的行業包括貴金屬(128.01%)、煤炭(56.30%)、建筑與工程(40.29%)、半導體產品(38.96%)、電子設備、儀器和元件(38.74%)等。不過科技板塊表現也出現分化,英偉達、AMD股價創歷史新高,但亞馬遜、Meta等也有回調。
持續上漲后風險被更多關注,不少投資大師對美股高估值提出警告,擔心隨時可能發生較大調整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