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
10月16日,證監會上市司一級巡視員畢曉穎在參加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時,圍繞“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的話題進行了闡述。她指出,證監會將按照新“國九條”要求,堅定不移支持引導上市公司做好高質量的可持續披露,指導滬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為依據,結合企業需求,適時豐富編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強制披露后的政策評估,不斷優化披露制度。
畢曉穎表示,目前的披露范圍總體能夠滿足各類投資者的需求。對于不在強制披露范圍的中小企業,鼓勵企業量力而行,不作強制要求。證監會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數,而是會在政策評估和企業實踐能力評估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擴大覆蓋面的節奏。
可持續披露制度體系明確
2024年印發的新“國九條”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證監會持續加強制度建設,指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指引》(簡稱《指引》),這是國內首個系統規范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的強制性規則。同時,證監會指導交易所就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印發編制指南,為上市公司提供細化工作指導。
畢曉穎介紹,目前已經印發“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具體指南,前不久,還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三份議題指南公開征求意見。今年修訂的部門規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也專門明確,上市公司按照證券交易所的規定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
“當前已經形成以‘交易所指引’為強制性和底線要求、‘編制指南’為參考性規范和典型實踐推薦的可持續披露制度體系。”畢曉穎指出,在政策持續引導下,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擴面、提質,彰顯了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成效。
一是披露率持續提高。今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續報告,整體披露率達34.7%,較前兩年提升約10個百分點;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場的七成左右。另外還有612家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可以說,市場已經有近半數公司較為系統地披露了可持續相關信息。
二是披露內容更翔實客觀。從披露相關報告的公司情況看,99.3%的公司在報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標,其中超八成企業披露的量化指標超過25個。對于各方普遍關注的氣候信息,62.1%的公司披露了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類型,65.9%的公司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上年的57.5%顯著提升。
三是可持續相關治理進一步夯實。企業逐步從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和管理延伸。披露相關報告的公司中,有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構;63.9%的公司披露戰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續相關目標。
四是披露涉及的議題更加聚焦,實質性更強。不少上市公司反映,《指引》的出臺讓企業可持續披露更加有的放矢,企業由原來的迷茫,逐步有了更明確的目標,也降低了學習國內國際其他標準的成本。《指引》出臺后,應對氣候變化、反不正當競爭、平等對待中小企業等議題受上市公司的關注度大幅上升。
五是可持續評級提升。截至去年底,滬深兩市有1/3的公司MSCI ESG評級有所提升,其中全球領先評級(AAA、AA級)的上市公司家數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ESG評級的提升成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豐碩成果的重要體現。
三方面引導上市公司高質量的可持續披露
畢曉穎強調,證監會將按照新“國九條”要求,堅定不移支持引導上市公司做好高質量的可持續披露。
一是繼續按照“積極借鑒、以我為主、兼收并蓄、彰顯特色”的原則,堅定不移逐步完善制度。一方面,借鑒國際可持續披露領域的有益經驗,深入研究其成熟和有效做法,加強與國際各類可持續規則的銜接。另一方面,國際可持續披露領域存在的雜音、噪音,也正說明了可持續披露總體仍是新生事物,還有需要不斷探索、持續完善的一面,因此不能照抄照搬、走極端。
去年滬深北交易所印發的上市公司可持續報告披露指引既堅持了與國際各主流規則的銜接,保持了總體框架、總體要求的一致,同時又對部分難度和爭議較大的披露指標,如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情景分析等做出妥善安排,預留彈性空間。這樣既能夠滿足投資者數據可比、口徑一致的需要,也充分考慮了當前的實際。畢曉穎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指導滬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為依據,結合企業需求,適時豐富編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強制披露后的政策評估,不斷優化披露制度。
二是繼續按照區分重點、試點先行、循序漸進、分步推進的策略,堅持不移推動政策落地。目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個別重要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強制披露,涉及約400多家公司。強制披露家數雖然不多,但市值已經占到全市場半數以上。要求強制披露公司自2026年首次披露,其中已經有95%的公司提前披露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執行指引有很好的基礎。
“對于尚未進行披露的強制披露范圍公司,證監會將督促交易所加強針對性指導,幫助企業做好首次披露,同時,還有上千家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續報告。”畢曉穎指出,目前的披露范圍總體能夠滿足各類投資者的需求。對于不在強制披露范圍的中小企業,鼓勵企業量力而行,不作強制要求。證監會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數,而是會在政策評估和企業實踐能力評估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擴大覆蓋面的節奏。
三是繼續按照行勝于言、言必求實的實踐導向,堅持不移引導以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披露。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可持續披露的核心不是披露,而是高質量發展,只有做好可持續實踐,才能做好可持續披露。
畢曉穎指出,去年以來,不少國際機構投資者對中國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相關工作進展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中國企業在這方面雖然說的少,但做的很多,是可持續的堅定行動派和重要貢獻者。證監會將繼續堅持實踐導向,引導上市公司踐行新發展理念,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在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書寫好可持續發展報告。一方面,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指導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協會對企業加強培訓,提供更多案例,幫助企業識別、披露可持續領域的重大風險和機遇;另一方面,持續規范可持續披露,加強監管,督促如實披露,實現內容更均衡、重點更突出的披露。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