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長假上海消費市場成績單出爐。
2025年10月9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市商務委獲悉,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數據,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10月1日至10月8日),上海市線上線下消費支付金額796億元,同比增長3.0%。據美團數據顯示,上海地區餐飲銷售額同比增長7.5%。
上海市重點商圈銷售額同比增長10.2%,其中,南京東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園等3個商圈銷售額分別增長23.2%、22.7%和29.4%。
另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長假期間,上海市共接待游客2548.50萬人次,同比增長19.74%;上海市賓館旅館平均客房出租率為63.70%,同比增長3.9個百分點。國慶中秋長假,市區兩級文旅部門以及各大文旅企業與線上平臺聯合策劃推出了200多項文旅商體展融合的假日產品和活動,激活假日消費市場。
夜間經濟成為國慶中秋長假上海消費市場的重要爆發點。今年7月,上海正式對外發布首批5個夜間經濟人氣地標和5個夜生活好去處,夜間經濟人氣地標包括新天地太平湖區域、吳江路豐盛里區域、西岸夢中心區域、陸家嘴富都濱江正大區域、豫園區域。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5個夜間經濟人氣地標的夜間消費額同比增長15.3%,環比節前一周增長31.8%。特別值得注意的事,5個地標還開展了“申夜深折”夜間促消費活動,核銷率超7成,資金撬動效應顯著。
假期期間,西岸夢中心聯動上海國際光影節推出光影展演,中心廣場化身賽博朋克的光影現場。這里不僅打造光影藝術裝置,還舉辦大白兔唐韻游園會、唐韻市集、人偶巡游等活動,吸引客流超66萬人次。在上海國際光影節的熱度帶動下,夜間消費出現明顯增長,不少商家將營業時間延長至24點,甚至凌晨2點。
西岸夢中心不遠處的bloomarket沿江餐廳幾乎座無虛席。夜幕降臨,這里的外擺區漸次亮起暖黃色小夜燈,實木桌前坐滿了帶寵物的居民、遛彎的家庭和結伴而來的年輕人。不少年輕人直呼,“長假期間,白天在家休息,傍晚在濱江散步吃飯,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上海市徐匯區商務委主任楊曉潔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通過建立夜間經濟運行服務機制,徐匯濱江正成為“藝術+空間+消費”的濱水休閑集聚區,“我們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精彩夜上海’的獨特魅力”。
除了西岸夢中心,放眼全上海,世博文化公園推出花車夜市,還搭配花園夜游項目,游客可以邊逛市集邊沉浸式體驗夜間景觀;西岸夢中心的船塢光影秀用激光和冷焰火打造獨特視覺效果,吸引不少市民專程前來打卡;豫園“國慶中國龍奇妙夜” 燈光秀,結合傳統元素營造出濃厚節日氛圍。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數據顯示,西岸夢中心長假期間夜間消費額增長111.9%。
5個夜生活好去處夜間消費額同比增長0.4%,環比節前一周增長19.0%。其中,長寧上生夜未央、靜安大悅城夜食天臺分別增長104.1%和35.4%。
國慶中秋假期恰逢2025上海勞力士大師賽開賽,假期與體育賽事的“同頻共振”,催生了一場覆蓋“第一現場”與“第二現場”的消費熱潮,賽事的帶動與輻射效應在申城全域充分釋放。
從賽事核心的“第一現場”來看,旗忠網球中心內的官方紀念品商店成為人氣焦點,近800平方米的店鋪里人頭攢動,733款周邊產品涵蓋實用單品與收藏級好物,滿足了10%以上海外觀眾與70%外省市觀眾的多元需求。
界面新聞從社交平臺觀察到,周杰倫聯名款紀念品首秀即引爆市場,限定款產品上架“兩分鐘就搶空”,商店日均入場兩萬人,消費單數達六七千單,長假部分日期銷售額較去年翻倍。
賽場之外的“第二現場”則構建起全域消費網絡。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假期“上海大師賽”“久事體育場館”搜索熱度分別同比暴漲184%、363%,門票搜索熱度增長130%,大量觀賽客流同步激活周邊消費。
靜安區茂名北路限時步行街的YONEX“熱愛之家”打造露天觀賽廣場,巨型屏幕前每晚坐滿觀眾,日均吸引客流約7萬人次,帶動周邊商戶商品銷售增長明顯,周邊冰淇淋店等商戶在晚9點半后仍排起長隊。
這種聯動效應還延伸至商圈與產業端,旗忠網球中心所在的閔行區推出“票根經濟”舉措,憑賽事門票可兌換汽車購車權益,疊加延續至10月底的補貼政策,實現文體與汽車消費的雙向賦能。
除了體育帶動效應,節日期間境外來滬人員消費活躍。離境退稅開單數同比增長6倍,銷售金額同比增長7.2%。入境人員購買退稅商品品類主要是運動服飾、電子產品和國際品牌。新世界城假期的銷售額預計比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老外游客也加入了假日“買買買”,不少英國顧客專程來買“洛麗塔”風格服飾,還能享受離境退稅的便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