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恒生銀行(00011.HK)股價大幅上漲,截至界面新聞發稿,公司上漲26.47%,報150.5港元/股。與此同時,匯豐控股(00005.HK)的股價則出現下跌,報102.9港元/股,跌幅6.87%。
消息面上,10月9日上午,匯豐控股及恒生銀行聯合公布,匯豐亞太作為要約人,已要求恒生銀行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呈建議,根據公司條例第673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恒生銀行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匯豐亞太方面給出的私有化建議為每股計劃股份提供港幣155元的現金代價,較恒生銀行于香港聯交所包括最后交易日前的30個交易日所報平均收市價每股港幣116.5元溢價約33%。
匯豐控股表示,此代價相較恒生的歷史交易價格及分析師共識目標價均具吸引力和反映顯著溢價,并高于恒生過去三年半的最高股價。
此外,匯豐控股聲稱,根據建議所提供的計劃代價,恒生的估值為港幣2900億元,相當于2025年上半年賬面價值1.8倍,明顯高于香港同業的估值水平。此計劃代價為最終價格,將不再提高,充分反映匯豐有信心,建議是公平和具吸引力。
匯豐控股認為,透過此建議,匯豐為恒生的少數股東提供即時變現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毋須等待未來股息的情況下,實現匯豐對恒生投資所帶來的收益。
公告還提到,這項建議須待多項條件達成后方可實施,包括獲得計劃股東、高等法院批準等。匯豐亞太將以集團內部資源支付所需資金,預計交易將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完成后,匯豐預期將透過剔除非控股權益盈利扣減而提升每股普通股盈利,并維持2025年目標派息比率為每股普通股盈利的50%。
匯豐控股還表示,完成該交易將對其資本充足率產生影響。預計此次收購將使其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下降約125個基點。截至6月底,匯豐的CET1比率為14.6%。
為應對資本比率的下降,匯豐銀行已制定相應規劃。該行預計,通過內生性資本增長,并暫停未來三個季度的股票回購計劃,其CET1比率將恢復至14.0%至14.5%的目標運營區間。
公開信息顯示,恒生銀行創立于1933 年,距今已有92年歷史,該行于1972年6月20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匯豐控股成立于1991年,前身為1865年在香港創立的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部設于香港中環和倫敦加拿大廣場,屬于英國的跨國銀行及金融服務集團。
公告披露,匯豐亞太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恒生銀行11.88億股,截至公告刊發日占比63.36%。無利害關系股東持有6.85億股,持股比例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