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387億美元,較8月末上升165億美元,升幅為0.5%。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第22個月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對于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外匯局指出,9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小幅震蕩,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
外匯儲備以美元計價,9月美聯儲重啟降息后,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行,美債收益率走低,美債價格上揚,帶動我國外匯儲備投資的金融資產估值增加。
同時,受前期美元貶值幅度巨大、對美聯儲降息等利空因素充分消化,以及未來美元降息路徑較為溫和等影響,9月末美元指數小幅下跌0.03%,基本保持不變。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向證券時報記者指出,這意味著此前因美元大幅貶值帶動我國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資產估值上升的影響在當月顯著消退。
9月份,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繼續超過3.3萬億美元。外匯局指出,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有所收斂,疊加我國貿易伙伴多元化、出口商品結構優化,出口繼續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同時,我國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人民幣多元化資產配置功能凸顯,境內證券市場對外資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
最新官方儲備資產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為7406萬盎司,環比增加4萬盎司。目前,中國央行已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
3月以來,中國央行每月小幅增持黃金儲備,量級均低于10萬盎司。9月央行增持黃金規模略低于近期環比增加水平。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告訴記者,這顯示出央行繼續在優化儲備結構、擴大黃金儲備規模和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標間取得動態平衡。
龐溟預測,中期來看,各國央行和投資者將會繼續增加黃金投資,并以其投資需求和避險需求持續為金價提供支持。長期來看,我國央行推進國際儲備多元化、在組合配置中加入和動態調整黃金儲備的戰術操作不會改變,持續增持黃金的戰略方向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