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并,催生了“度假”與“探親”并駕齊驅的出行盛況。在“請3休12”的錯峰游模式帶動下,以家庭為單位的“合家歡”出游成為主流,并推高了大城市周邊游熱度。同時,95后、05后年輕群體正迅速成長為旅游消費的新主力軍,他們與家庭客群共同推動著假期旅游市場向品質化與多元化縱深發展。
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累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24.32億人次,日均3.04億人次,同比增長6.2%。
得益于“請3休12”的錯峰游模式,不少游客選擇了度假加探親的出游模式。途牛數據顯示,總計有近15%的途牛用戶選擇在10月1日前開啟旅程,出游高峰期從9月30日一直持續到了10月5日,探親、返程高峰出現在10月6日也就是中秋節當天。
雙高峰推動“合家歡”氛圍,出游用戶中家庭客群占比超八成。熱門客源地以北京、成都、上海、杭州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為主,這類城市用戶兼具“跨城探親”與“長線度假”需求。
以上海為例,高鐵2小時以內即可到達的江蘇東臺、江蘇宜興、浙江海寧等,吸引周邊短途游客逛吃古鎮,享天然氧吧,觀潮起潮落。根據美團旅行數據,國慶中秋假期大城市周邊縣域目的地預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1%。
長假的游玩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在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通行費的政策刺激下,自駕游用戶規模進一步拉高,飛豬數據顯示,假期租車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約60%,其中乘坐飛機/高鐵落地后再租車自駕的趨勢尤為明顯,機場、火車站附近的場站租車門店成為這個假期最熱門的取還車區域。
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累計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預計194084萬人次,日均24261萬人次,同比增長7.1%。
出行人群的結構也在悄然轉變,以95后為代表的年輕群體正成為旅游消費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95后扛起了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出游的大旗,預訂人次占比最高,達到近四分之一。10月8日,飛豬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假期出游快報》顯示,假期出行的客單價同比去年提升14.6%,95后游客預訂人次占比最高。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的機票、火車票訂單中,20—30歲人群占比超過50%,年輕人成為假期旅游出行消費的新主力。
大學生群體也不再滿足于“特種兵式”旅行,轉而追求更具深度與品質的長線游。05后也開始了獨立旅行,預訂人次同比去年大增61%,占比也提升最快。飛豬數據顯示,大學生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63%,其中國際機票增幅達110%,人均消費金額提升31%。
同程旅行數據同樣反映出出行品質的提升與客群年輕化的雙重特征。學生群體以近四成比例位居國內機票第一大客源,親子客群占比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