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行情接近尾聲。前三季度A股震蕩上漲,滬指沖上3800點,科技成長股領漲大盤,而消費股、周期股整體走勢不佳。展望四季度,大多業內人士認為,市場風格將趨于均衡,成長股和順周期將輪番表現。
根據WIND統計,截至9月29日,按流通市值加權平均計算,前三季度申萬31個一級子行業只有煤炭、石油石化下跌,其余29個子行業均上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漲幅前五名行業分別為通信、電子、有色金屬、傳媒、綜合,漲幅均超過六成。
其中,前三季度通信行業漲幅高達105%,電子大漲87%,明顯領先其他板塊。通信龍頭中際旭創、新易盛年內漲幅分別為2.4倍和3.7倍;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年內大漲六成,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大漲逾四成。
今年以來,酒店餐飲、白酒、食品等大消費板塊走勢疲弱。錦江酒店年內下跌逾12%,股王貴州茅臺年內下跌逾2%,乳業龍頭伊利股份年內下跌逾6%。
除了消費股,周期板塊煤炭、石油石化等也表現不佳。煤炭龍頭中國神華年內下跌7%,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前三季度均逆勢下跌,其中后者跌幅近兩成。
國慶長假后,A股將迎來四季度的交易時段,市場風格又將如何演繹?
根據東吳證券統計,從過往的季節效應來看,四季度資金風格通常會迎來切換。以2010年至2024年共15年的行情經驗來看,當年前三季度漲幅靠前的行業,在四季度的漲幅排名通常靠后。
對此,東吳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剛表示,市場風格在四季度會迎來一個再平衡的過程:順周期風格進入交易窗口期、前期滯漲的方向補漲;科技風格內部迎來高切低,行情從上游算力硬件的一枝獨秀轉向泛AI分支的多點開花格局。
還有業內認為,從經驗規律上,四季度穩定低估值及早周期板塊表現更優。
根據廣發證券統計,最近20年部分順周期板塊在四季度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日歷效應。按照申萬二級分類,2005年至今四季度上漲概率超65%、且跑贏滬深300概率在60%以上的行業僅12個,分別是廚衛電器、軌交設備、其他電源設備、白色家電、食品加工、通用設備、自動化設備、農產品加工、風電設備、工程機械、專用設備、休閑食品。這類行業相比于其他周期板塊而言業績波動率略低,但仍有賴于相對平穩的宏觀預期。
對于節后行情,華西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稱,“行業配置上,科技賽道主線不變,10月景氣投資與主題投資并存,成長內部輪動有望加快,包括AI中下游應用、固態電池、儲能、算力、創新藥等;此外,可關注非科技板塊中景氣向好的領域,如化工、工程機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