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私募大佬、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悄然擁有了一個“新身份”,引發市場關注。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8月26日,東方港灣進行了“投資人變更”。其中但斌的身份信息由“中國”變為“中國香港”。
對此,東方港灣回應稱,確實已向中基協提交了關于實控人的個人身份信息變更申請。目前,相關申請正在根據監管流程進行處理,相關調整不會影響公司的穩定運營和投資策略的有效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股再創新高,滿世界都在喊AI才是未來,AI概念股大漲背后,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泡沫”爭論,對此但斌也給出了自己最新的判斷。
但斌的“新身份”:中國香港居民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以“價值投資”為旗幟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但斌及其旗下的東方港灣,在市場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8月26日,東方港灣進行了“投資人變更”。其中但斌的身份信息由“中國”變為“中國香港”。同日,他卸任了公司總經理,僅保留“經理”職務。
中基協信息顯示,東方港灣在2025年9月30日提出了出資人變更,目前正在辦理中。但斌目前仍為實控人,但已不在東方港灣的高管序列中。
對此,東方港灣回應稱,確實已向中基協提交了關于實控人的個人身份信息變更申請。目前,相關申請正在根據監管流程進行處理,相關調整不會影響公司的穩定運營和投資策略的有效執行。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港灣旗下已有多只QDII產品,投資范圍涵蓋美股、港股及海外ETF等資產。因重倉英偉達等科技股,東方港灣的美股產品近幾年業績相當亮眼。同時,東方港灣在香港設立子公司,探索跨境投資通道。
業內人士分析稱,但斌選擇將身份更換為“中國香港居民”,頗具意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資本市場、稅務安排、跨境投資便利性等方面都有制度優勢。對于一家想要長期布局全球市場的私募機構而言,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無疑能帶來更高的國際化靈活度。未來或能更靈活地參與港股、美股及離岸基金市場,也更容易吸引海外資金或合作伙伴。
此外,香港身份還可能在稅務優化、基金注冊地選擇等方面帶來戰略空間。例如,一些頂級私募正通過香港平臺設立全球投資母基金,實現境內外雙循環的投資體系。
“AI泡沫”之辯:錯過時代,還是泡沫?
今年以來,在AI投資的熱潮下,美國科技股迭創新高,從OpenAI、英偉達到微軟、谷歌、Meta,滿世界都在喊AI才是未來。
9月,英偉達宣布投資OpenAI最高1000億美元,用于支持其AI模型的算力需求。該協議基于英偉達GPU構建的數千兆瓦數據中心,計劃部署數百萬個GPU。 ?
與此同時,甲骨文與OpenAI簽署了5年3000億美元的算力采購協議,用于支持AI服務運行。該協議被視為OpenAI緩解算力壓力的重要舉措。
10月,OpenAI與AMD達成協議,后者將向OpenAI提供6吉瓦AMD Instinct系列GPU算力(分階段部署)。作為合作條件,AMD向OpenAI發行了至多1.6億股認股權證,若全部行使,OpenAI可獲得AMD約10%的股權。
這一番操作下來,甲骨文、AMD股價一飛沖天。英偉達撒錢、AMD送股,OpenAI估值飆升至5000億美元,超越SpaceX,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與OpenAI算力相關的合作協議,已經超過了1萬億美元。
AI概念股大漲背后,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泡沫”爭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幾乎同時向全球投資者發出罕見警示:人工智能(AI)帶來的資本熱潮正推動科技股估值快速攀升,市場情緒高漲,但脆弱性和風險也在累積。
面對AI“泡沫”的爭論,但斌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但斌在社交平臺上寫道,也許是還沒有及時反應過來,也許是市場本身的規律在起作用,在華爾街擔心了一天“AI泡沫”之后,今晚截至目前相關公司基本都是漲甚至大漲的。還是那句話:“此刻,錯失一個時代的風險,遠大于泡沫的風險”,當然,7年以后,或許會不一樣,那時候AI時代已經運行近10年。
上版:王璐璐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