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風口已經顯現。
通裕重工成功交付世界直徑最大碾環機核心部件
9月27日,通裕重工(300185)發布消息稱,近日,公司成功交付了世界上直徑最大的碾環機核心部件——主輥軸。這一重大成果充分展現了通裕重工在重型裝備制造領域的領先工藝水平,也意味著公司在高端裝備制造關鍵技術與重大裝備國產化進程中取得了新突破。
據悉,此次交付的主輥軸用于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軋制力最強的碾環機,其制造難度極高。該部件采用313噸的鋼錠為坯料,經鍛造、熱處理、精加工、組裝等各工序嚴格質量控制,最終成型為160余噸的核心鍛件。通裕重工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協同能力,順利完成各核心部件的組裝并實現順利發貨。
通裕重工是集冶煉、鍛造、鑄造、焊接、熱處理、機加工、涂裝于一體的綜合性研發制造平臺企業,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0.61億元,同比增長49.7%。截至9月26日,該股今年以來上漲22.18%,最新A股市值122.37億元。
固態電池聚合物電解質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當下,新能源汽車、電動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快速發展,對動力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開發兼具高能量密度和優異安全性能的電池器件已成為緊迫需求。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張強領銜的團隊在鋰電池聚合物電解質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為開發實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提供了新思路與技術支撐。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于《自然》。
固態電池憑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潛力,被廣泛視為下一代二次鋰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尤其是以富鋰錳基層狀氧化物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電池體系,展現出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的潛力。
張強團隊提出“富陰離子溶劑化結構”設計新策略,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含氟聚醚電解質。該電解質通過熱引發原位聚合技術,有效增強了固態界面的物理接觸與離子傳導能力,顯著提升了鋰電池的耐高壓性能和界面穩定性。
基于該電解質構建的8.96Ah聚合物軟包全電池在施加1MPa外壓下,能量密度實現跨越式提升,達到604Wh/kg,遠超當下商業化電池。此外,該電池在滿充狀態下順利通過針刺與120攝氏度熱箱(靜置6小時)安全測試,未出現燃燒或爆炸現象,展現出優異的安全性能。未來,該研究成果有望為成熟的固態電池產品研發提供重要技術參考。
固態電池商業化落地進程有望持續加速
固態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長壽命等優勢,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主流。《2025年固態電池高質量發展藍皮書》顯示,當前固態電池產業化已進入“沖刺階段”,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對應的市場規模將邁入千億元級別。
在這一趨勢下,固態電池正憑借強勁的發展勢能,成為重構全球汽車價值鏈的關鍵變量,推動產業從“單一技術競爭”轉向“全鏈條生態協同”。興業證券研報認為,2025年固態電池商業化落地進程有望持續加速。固態電池不僅能夠逐步替代現有液態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應用,更有望開拓低空、機器人和數據中心等新興市場。
A股市場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盟固利開發的一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已通過頭部固態電池企業小試認證,目前正有序推進中試驗證。公司固態電解質產品已完成技術定型,且通過頭部固態電池企業中試認證。
曼恩斯特在固態電池領域初步完成了干濕法雙線產品布局,且已出貨多款設備,調試驗證效果取得客戶認可。
長安汽車正全力投入固態電池方面研發,預計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能量密度達400Wh/kg。
中偉股份與境內外固態電池頭部客戶均有業務合作,現階段公司固態電池材料出貨近50噸。
天奈科技已經向市場多家知名固態電池廠家供貨,目前,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CNT供貨量占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融資客大手筆搶籌21股
二級市場表現方面,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9月26日,今年以來固態電池概念股平均上漲50.83%。其中7股累計漲幅翻倍,包括上海洗霸、先導智能、德福科技、中一科技、廈鎢新能、國軒高科、金龍羽。
從資金面上來看,截至9月25日,9月以來融資凈買入逾1億元的固態電池概念股有21只,寧德時代、先導智能、國軒高科、贛鋒鋰業、廈鎢新能等融資凈買入額居前。
在這些融資大手筆加倉的21股中,機構給予“積極型”評級(含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家數最多的是寧德時代,達到36家。太平洋證券曾發布研報認為,寧德時代持續推出創新產品,產品矩陣進一步豐富,有望鞏固并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搭建了國際資本平臺,有助于進一步融入全球資本市場,加快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