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快遞行業“反內卷”行動持續擴圍。記者了解到,9月中旬以來,上海、遼寧、湖南、安徽等地的多家快遞企業集中進行價格調整,成為繼廣東、浙江等快遞核心區域漲價后又一批提價地區,快遞行業競爭的焦點正從價格戰轉向服務價值。
“雙十一”前價格仍有上調空間
近日,中通、圓通、韻達、極兔等多家快遞企業發布告客戶書,表示將于9月22日起上調上海地區快遞價格。此前的9月15日,多家快遞企業也發布漲價通知,稱9月20日起,遼寧區域范圍內結合企業成本對收件價格進行上調,所有庫存單一律補足差價。
此外,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福建等地也于8月底至9月中旬陸續宣布快遞提價,整體提價幅度為每單0.1元-0.4元不等,部分地區還設定了每單快遞的最低價格。
此輪快遞行業提價是8月初廣東、浙江、江蘇等快遞物流核心區域提價的延續。8月初,廣東宣布快遞底價每票上調0.4元,按照要求,各家企業收件價格均不得低于1.4元的成本價。浙江也于同期宣布階梯式上調快遞價格,目前義烏地區已上調快遞價格0.2元/票,杭州地區每票漲幅在0.3元-0.5元。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預計“雙十一”前,浙江地區快遞價格還將有每票0.15元-0.2元的上調空間。
7月2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快遞企業座談會,中通、圓通、韻達、申通、極兔等快遞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重點議題包括:依法依規治理行業“內卷式”競爭、強化農村地區領取快件違規收費等突出問題整治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等。隨后,多地快遞協會也發布倡議,提出抵制“內卷式”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上述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全國已有10余個地區開啟了“反內卷”行動,整體呈現從廣東、浙江等電商包裹集中區域向華中、華北、東北擴展的趨勢。各家快遞企業在相關部門或協會的協調下,通過管控自身市場份額、實施相對統一的提價策略,減少低價競爭。
網點單量整體保持穩定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而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187.8億元,同比增長10.1%。這意味著,2025年上半年單票快遞服務平均價格為7.52元,較2024年同期的8.15元,下降了7.7%。
義烏某快遞網點負責人林方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快遞行業價格戰開始早、范圍廣、力度大,進港派費累計降幅超過0.1元/票。加上義烏區域快遞公司間的競爭一貫比較激烈,個別實力較弱的網點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等情況。站點經營和人員的不穩定也造成了不好的客戶體驗,進而對整個快遞行業的口碑產生影響。
多位一線從業人員表示,目前在電商聚集地區,快遞單票價格仍低于成本,存在價格倒掛情況。預計本輪快遞提價會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分步實施,但在力度上不會對客戶端產生太大影響。
“提價一個月以來,網點單量相對穩定。網點收入有明顯提升,實現了及時止血、減虧。”林方表示,“對于快遞行業漲價,商家客戶肯定會有一個從了解到接受的過程。每年下半年快遞價格較上半年都會有一定上調,只要全國快遞市場價格整體保持一致,客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從順豐控股、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公布的8月經營數據看,本輪快遞行業“反內卷”行動以來,四家快遞上市公司月收入均同比上漲,整體單量穩定。但除申通快遞外,其余三家企業的單量增速仍快于營收增速,單票價格仍在下降。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根據測算,目前已宣布快遞提價的地區在快遞市場的市占率占全國80%以上。“反內卷”行動以來,8月快遞價格略有修復,9月單價回升趨勢有望進一步擴大。加上快遞行業秋冬旺季即將到來,派費有望上調,漲價具備一定持續性,能對快遞價格形成支撐。
提升企業服務價值
“我們相信行業會理性地看待價格問題,價格戰只會傷害整個行業。”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當前快遞企業的競爭關注點從價格轉向質量與差異化的產品及服務,監管環境支持合理競爭,但遏制低于成本定價的惡性價格戰的導向已經明確。
相關專家指出,快遞業推進“反內卷”不會一步到位,過程必會有一定適應階段。商家需轉變過度依賴低價的運營思路,跳出“以價換量”的固有發展模式;監管部門則要構建更健全的監督與處罰體系,平衡快遞企業和小商戶的利益,防止快遞“反內卷”成為紙面空談。
在漲價之外,多家企業也通過提升企業服務價值、關注員工福利的方式,推動行業從“價格導向”轉向“價值導向”,實現長期范圍內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
極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長期來看,快遞企業能且只能通過提升服務價值的方式來解決“提升單票收入”與“維持市場份額”之間的矛盾。企業要讓客戶覺得與快遞公司合作能提升店鋪在平臺的物流及服務評分,站點攬收快、中轉穩、派送及時,使客戶的關注點從單純的價格轉到服務上。
在從業人員保障上,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極兔通過《全網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議》來保障派費直達快遞員,且每單派費不低于加盟商單均派件收入的25%,有效提升了末端穩定性和員工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