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大煉化龍頭企業恒力石化(600346.SH)、恒逸石化(000703.SZ)、榮盛石化(002493.SZ)、東方盛虹(000301.SZ)近日披露2025年半年報,四家公司營業收入全部下滑,歸母凈利潤合計約42.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近四成。
從業績表現看,恒力石化以30.5億元歸母凈利潤仍居榜首,但同比降超24%。榮盛石化、東方盛虹、恒逸石化分別以凈利潤6.02億元、3.86億元、2.27億元次之,分別同比下滑29.82%、增長21.24%、下滑47.32%。東方盛虹是四大民營煉化中唯一凈利潤增長的企業。
上述多數公司營收、凈利潤雙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行業處于周期底部,產品價差收窄,成本傳導不暢,加之行業“內卷”激烈。
“‘內卷式’競爭正在沖擊既有市場秩序,導致近三年來‘增產增銷不增利’,即產量銷量不斷增加、全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率自2021年起連年下滑(今年上半年利潤率繼續低位)。”中國石化聯副會長傅向升日前公開表示,石化行業近十年來快速發展,新建煉化一體化裝置接續投產,加之部分共性關鍵技術突破,新產品、材料大量投放市場,一些如大宗基礎產品和通用材料“內卷式”競爭日漸嚴重。例如,乙烯、苯酚、EVA、PX、PA66等多種石化產品或材料近五年來的產能、產量累計增幅都在50%以上,有些產品產能遠大于國內市場消費量。
這一市場環境下,上半年四大民營煉化主要產品營業收入過半出現下滑。榮盛石化的煉油、PTA產品營業收入因售價下滑分別同比減少12.4%、39.6%,其主要生產芳烴產品的子公司中金石化受波及較深,凈利潤虧損6.33億元,同比減少201%。恒逸石化、東方盛虹的煉油產品營收亦出現20%左右的同比下滑,另外恒逸石化的化工、PTA及滌綸絲產品營收還分別減少了15.2%、21.3%、4.24%。
但值得關注的是,受益于全球光伏產業快速發展,東方盛虹憑借其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布局,尤其是光伏膠膜的主要原料——光伏級EVA產品的快速發展,實現盈利逆勢增長。
東方盛虹表示,公司上半年2套各20萬噸/年的EVA新裝置建成投產,EVA總產能已達90萬噸,均可用于生產光伏級EVA粒子。另外,公司10萬噸的POE工業化裝置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投產。POE產品主要應用在電線電纜、汽車零部件和光伏等領域,目前全球供應主要被海外企業壟斷。
產品結構調整正成為煉化企業應對市場“內卷”的關鍵抓手。例如,榮盛石化“減油增化”戰略取得成效,化工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46%,聚酯化纖薄膜營收大增31.53%;恒逸石化持續優化聚酯產品結構,差別化纖維產量占比提升至27%,并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纖維等高端產品。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境外業務占比較大的企業營收亦受到較大沖擊。例如,恒逸石化國外業務營收占比在四成以上,公司上半年國外業務營收同比跌近15%至243.8億元,超過國內營收同比12.6%的跌幅,毛利率也比去年同期下跌了0.8%。榮盛石化國外地區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收比重的10.1%,上半年同比跌超33%至149.7億元,跌幅近國內地區營收的十倍。
對此,恒力石化在公告中指出,美國加征關稅政策構成嚴峻挑戰,直接、顯著地壓縮了出口企業的盈利空間與價格競爭力,其影響遠超單純限制對美出口規模,更深層次地擾動了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布局預期與穩定性,紡織服裝整體出口增速承壓態勢明顯,加速推進市場多元化、提升價值鏈位勢極端緊迫。
多家公司還提示了原油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的風險。雖然在成本端,上半年原油、煤炭價格階段性回落,為產業鏈中下游環節打開了成本優化空間,但上述公司表示,原油價格的高頻劇烈震蕩,對企業成本預判、采購策略及風險管理能力提出嚴峻挑戰,若公司的庫存和采購管理、下游產品市場的價格調整不能有效降低或消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可能對公司的經營生產及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針對近來國際油價等成本端原材料價格寬幅波動現狀,恒力石化等多家公司表示,將加強精細化、靈敏化的成本管控,持續開展動態分析和研判,選擇合適的采購時機,控制原料采購價格的波動幅度,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同時加強市場營銷管理,降低原材料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