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到礦業,從園區到人才,產業援藏正以“授人以漁”的智慧,持續激活西藏經濟的“造血”機能。
西藏經濟發展從“輸血”到“造血”的關鍵跨越中,產業援藏可謂關鍵一環。各省市、各央企的援藏行動,不僅帶來資金與項目,更帶來技術、理念與產業生態,為西藏培育內生發展動力。
多布水電站周邊的文旅項目——藏南桃谷正在建設中。該項目是援藏項目。根據公開資料,藏南桃谷是深圳援藏項目,由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集團負責落實,目標是將該項目打造為深圳援藏名片。
“建設一個項目,形成一個景區,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國家能源集團尼洋河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智平說。
西藏礦業同樣是央企援藏的擔當。“盡管西藏礦業營收和利潤在中國寶武集團中占比較小,但戰略地位不一般。”西藏礦業董事長張金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寶武集團入主西藏礦業,更多體現其在產業援藏方面的社會責任擔當。
2022年,西藏礦業聯合中國寶武集團另一家子公司,合計投資近60億元,在西藏扎布耶建設碳酸鋰生產線,同時提取國內較緊缺的鉀肥資源。據悉,扎布耶目前已知的鋰資源約180萬噸,鉀資源共生+伴生(保有控制+推斷資源量)約為1500萬噸。
“在產業幫扶方面,西藏礦業全面推動當地鄉村地區經濟發展。”張金濤稱,“扎布耶項目開發時,公司運輸和勞務等方面的業務均委托給當地公司,三年時間里,當地農民增收接近6000萬元。”
“造血式”援藏還體現在為當地產業帶來示范帶動效應。據張金濤介紹,西藏礦業的采礦技術和工藝都與當地產業共享,且與各方成立聯合實驗室,打造適合西藏的原創技術策源地。
林芝喜馬拉雅第三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園區粵林產業園,顧名思義由廣東省援建,且為廣東省產業援藏標桿工程,同樣旨在精準扶貧,促進產業化集聚。
“我們入駐后,帶動其他的化妝品企業入駐。”林芝喜馬拉雅第三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廠總經理張保生透露,目前林芝已有2家化妝品公司,整個西藏則擁有11家化妝品公司。
剛剛結束援藏任務的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以協調落實166.54億元援藏資金、實施2900余個項目、打造培育747個特色品牌,為“造血式”援藏寫下生動注腳。
從能源到礦業,從園區到人才,產業援藏正以“授人以漁”的智慧,持續激活西藏經濟的“造血”機能。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