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科技股延續弱勢,A股繼續回調,日成交額跌破2萬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險守4000點,兩市3563只個股收跌。盤面上,家電、銀行等傳統股表現不錯,但電力設備、計算機等科技股仍低迷。

受訪人士表示,近期A股震蕩下跌屬短期調整,科技與傳統板塊輪動亦屬短期現象。預計主要指數仍將維持較長時間的橫盤,博弈難度加大。當下可適當降低科技股倉位,規避短線波動風險。
A股縮量回調
今日A股弱勢震蕩,盤中“V”型反轉,午后跌幅收窄:滬指收跌0.07%報4000.14點,創業板指收跌0.39%報3122.03點,深證成指收跌0.36%??苿?0、滬深300、北證50微跌,上證50微漲。交易縮量,A股日成交額降至1.96萬億元。杠桿資金熱度卻不減反增,截至11月11日,滬深京兩融余額增至約2.51萬億元。
盤面上,資金繼續高低切換,銀行、石油天然氣、白色家電、醫藥等概念收紅,電源設備、輸變電設備、第四代半導體、BC電池、鈣鈦礦電池、超導概念、HIT電池等概念跌幅較大。

家用電器、綜合、紡織服飾、石油石化、醫藥生物等板塊收紅,開能健康“20cm”漲停,三木集團、粵桂股份、南京新百、九牧王、孚日股份、康隆達、真愛美家、石化油服、淮油股份等多股漲停。

醫藥生物年內累計漲逾20%,博暉創新、藥易購“20cm”漲停,建發致新、天益醫療漲勢超過10%,人民同泰、眾生藥業、合富中國、濟民健康、盤龍藥業漲停。

電力設備板塊跌逾2%,年內漲幅縮至47.59%,阿斯特、艾羅能源領跌,神馬電力跌停,但摩恩電氣、中利集團、天際股份、石大勝華漲停。此外,機械設備、計算機、國防軍工、汽車板塊也收跌。

市場共計1758只個股收漲,漲停股77只;3563只個股收跌,跌停股10只。6只個股日成交額超過100億元,中際旭創漲逾5%,新易盛漲約1%,香農芯創漲幅超過10%。但陽光電源跌近3%,隆基綠能跌逾7%,特變電工繼續回調。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今日A股走弱,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一是從國內宏觀環境來看,當前經濟仍處于復蘇階段,部分經濟數據雖有改善,但整體復蘇基礎尚不牢固,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存在一定的分歧。貨幣政策雖保持適度寬松,但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仍需進一步優化。
二是從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來看,近期科技板塊資金流出較為明顯,光伏設備、半導體等板塊凈流出居前,而傳統防御性板塊如醫藥、銀行等則獲得資金流入,顯示出市場在不確定性中尋求避險的傾向。
三是從國際視角來看,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的不平衡性,對A股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外部壓力。國際資金的流動也較為復雜,外資在A股市場的配置策略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和匯率波動的影響,部分外資機構可能在近期調整了投資組合,對市場情緒產生了一定的擾動。
排排網財富研究總監劉有華,近期A股震蕩下跌屬短期調整。一方面,臨近年末,機構為了鎖定收益在調倉,部分資金從前期漲幅較大的科技板塊流出;另一方面,上證指數接近前期4025點的高點位置,積累了不少獲利盤,需要通過回調來釋放壓力。而軟銀減持英偉達、臺積電銷售額增速不及預期,再加上華爾街近期對AI(人工智能)泡沫發出警示,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科技板塊的情緒,并拖累了大盤。
或持續橫盤
11月以來,A股維持震蕩態勢,滬指在4000點上下波動,市場賺錢效應不及預期。尤其本周A股多日走低,回調會否演變為深度調整?
飛旋兄弟投資總經理陳旋告訴記者,當前滬指守住4000點,但仍屬于在政策底明確與基本面弱復蘇的博弈中震蕩。政策端利好持續釋放,但經濟數據反復及外部不確定性抑制了市場風險偏好,呈現結構性行情特征。
“當前市場已進入橫盤博弈的階段。預計未來各大指數依然會持續橫盤較長一段時間,博弈交易難度較大?!敝邪捕κ⑼顿Y合伙人陳伯仲向記者表示,在策略上,忌追高頻繁切換,可蹲守補漲窗口。比如在中證1000指數8月底開始橫盤后,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依然補漲2個月才進入橫盤。
“展望11月中下旬,A股市場可能仍處于震蕩調整階段?!标惻d文認為,宏觀經濟數據的進一步明朗化以及政策的持續發力,將是市場能否企穩回升的關鍵因素。科技股短線回調,是市場資金輪動和情緒調整的結果。部分科技板塊前期漲幅大,短線獲利盤兌現帶來壓力,調整反而給長期資金打開布局窗口。
對于傳統股反彈,陳興文指出,動力部分源于市場對經濟復蘇路徑的預期以及防御性需求的增加,但這種切換是否具有長期性,還需觀察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政策導向。
名禹資產認為,國內宏觀數據指向性不強,經濟基本面關注度不高,中美關系對市場影響也式微。綜合來看,擇時信號相對有限,預計市場或繼續呈現震蕩格局。熱門賽道擁擠,純內需板塊賠率不足,市場風格或延續再平衡。投資機會上,適度關注2026年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邊際改善、行業有望底部反轉的方向,如電新、化工、有色、煤炭、建材;長期可繼續關注相對景氣的AI、機器人、創新藥、新消費等。
市場風格轉向?
近期科技股持續回調,電子、計算機、電力設備持續領跌,資金切換至傳統股,白酒、家電等板塊抬頭。那么,市場風格是暫時切換,還是徹底轉向?當前投資者應該如何布局?
“投資者應從長期戰略思維出發,結合宏觀與微觀層面的分析進行持倉管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可適當降低科技股的倉位,以規避短期波動風險,但不宜過度悲觀?!标惻d文建議,投資者可以利用市場調整的機會,逢低布局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長期增長潛力的科技企業。另外,也建議適當配置一些防御性板塊,如醫藥、消費等,以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近期應規避高位科技股,切換至消費類板塊?!标愋毖?,臨近年底,公募機構沖排名,市場慣例出現賽道大切換,短期科技讓位消費。待明年年報水落石出,優質科技股仍有望繼續發揮引領大盤向上的動能。
劉有華也指出,科技股與傳統板塊的輪動仍屬短期現象。這主要是年底資金從高估值板塊向低估值板塊切換的防御性操作,并不代表基本面發生了根本轉變。在持倉策略上,建議保持均衡配置,可以保留一部分科技龍頭的小倉位,同時適當增加估值較低的家電等傳統消費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