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眾安保險成功落地首筆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成為中國首家開展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數據顯示,2025年1至9月,新能源汽車出口175.8萬輛,同比增89.4%。隨著中國新能源車企品牌在海外認知度提升,“車到哪,保險到哪”成為必然。險企積極“出海”,挖掘新能源車險海外市場新增長點。
2025年以來,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等頭部保險公司新能源車險落地海外已取得顯著進展。10月22日,為積極推動解決國內最大網約車平臺海外新能源車保險保障的痛點問題,中再產險與現代保險在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上正式簽署新能源車險出海業務合作框架。
中再產險總經理王忠曜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國內車險市場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海外市場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新能源車險藍海,自然成為險企尋求新增長曲線的戰略選擇。”
隨著國內新能源車險經驗向外輸出,從汽車制造大國邁向服務輸出型強國還有多遠?
新能源車險走向海外
新能源車險,已成為當下財險公司重要的業務增量來源,在車險業務中的占比正不斷提升。在承保盈利方面,目前頭部險企新能源車險總體經營情況向好,部分公司已實現承保盈利。
上市險企中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產險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46.2%,市場份額27.6%,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了21萬億元風險保障;太保產險實現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05.96億元,在車險保費中的占比從上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9.8%;眾安保險新能源車險總保費同比增長約125.4%,在公司車險總保費中占比超18%。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險企開始瞄準新能源車險“出海”,試圖在全球市場中搶占先機,挖掘新能源車險新增長點。
人保財險管理層表示,公司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亞洲、規劃全球”的三步走地區發展策略,于2025年初順利實現中國香港新能源車險業務首單落地。
今年6月,人保財險、安盛天平、安盛泰國簽署三方項目合作備忘錄,重點布局新能源車險領域。
7月,中國太保發布消息稱,旗下太保產險攜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MSIG)及中怡保險經紀,與國內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實現泰國市場多批次保單落地。
10月22日,中再產險與現代保險在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上正式簽署新能源車險出海業務合作框架,雙方計劃以資源整合、數據共享、技術協同、風險共擔的方式,構建“直再融合+產業融合”的中國新能源車出海國際保險合作新模式。
近日,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宣布,成功落地首筆海外新能源車險業務。
“出海”痛點如何破解?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75.8萬輛。當前,泰國、印尼、巴西等新興市場成為車企布局重點,但海外車主普遍面臨投保難、保費高等問題。
王忠曜在受訪時指出,新能源車特有的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等功能形成了全新的風險圖譜,海外險企普遍缺乏相關數據積累,這為中國險企留下了寶貴的市場窗口。“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化發展,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國車企‘走出去’提供全鏈條風險保障,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中國太保產險相關負責人在此前接受采訪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泰國市場調研了解到,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面臨車險供給不足、話語權較弱等問題。“泰國市場首年保險由車企贈送,且汽車消費依賴金融貸款,需配套有吸引力的金融保險產品助力銷售。而中國車企亟需險企在數據支持、事故車管理、理賠效率等方面助力其完善服務體系、提升生態話語權。”
“運營模式上,車險依賴本地化服務網絡和團隊,更強調本土化與服務時效。這些差異使得車險出海的最大挑戰是建立本土運營能力。”上述太保產險人士指出,為此,國內保險公司打造“技術輸出+本土服務”的全鏈條解決方案,與車企合作抱團出海,與國內新能源車企建立戰略聯盟,作為指定保險供應商服務其特定海外市場車主,重點提供本土化解決方案;同時將定價模型、風控技術、數字化保險運營等核心技術,以深度合作形式向目標市場合作險企輸出,助力其提升業務能力。
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能源車險“出海”帶來的新機遇不僅在業務增量上,還體現在技術服務“出海”方面。在王忠曜看來,我國在基建升級、大型裝備制造、新能源車、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可以有效對接全球市場投資、消費需求,形成我國技術、服務甚至產業“出海”新模式,創造發展新機遇。
眾安保險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眾安保險以“產業生態+科技賦能”的雙輪驅動能力,聚焦海外新能源車險市場,充分發揮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數據與智能風控優勢,實現差異化突破。“希望通過科技能力及海外資源布局的獨特優勢,逐步解決傳統保險難以覆蓋的風險問題,成為服務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的重要保險力量。”
更多保險科技公司也看到了這一機遇。“依托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海外的銷售網絡,車車科技能夠成為它們的數字化保險解決方案合作伙伴,一方面承接隨車而來的保單需求,另一方面以技術和數據沉淀構建海外護城河。”車車科技創始人、CEO(首席執行官)張磊表示,計劃把在國內驗證成熟的新能源汽車保險服務平臺模式復制到海外,打造連接當地保險公司、經銷商、車企和消費者的樞紐。
在“出海”尋找“藍海”增量的過程中,保險公司亦面臨全球市場風險不確定性等諸多挑戰。
在全球再保險機構年度風險榜單上,網絡風險、營業中斷、自然災害、地緣政治不穩定風險是排名靠前的風險因素,全球政治經濟在氣候變化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呈現出各類風險因素交織的態勢。
在王忠曜看來,對再保險機構來說,新能源車險“出海”挑戰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數據困境,海外駕駛環境、維修成本等與國內差異顯著,精準定價難度大;二是合規門檻,各國監管體系復雜,政策要求多樣;三是服務網絡布局,專業維修網點建設成本高、周期長;四是特殊風險管理,電池聚集、自然災害等新型風險累積需要專業管理。作為再保險公司,將從共建數據平臺、共享全球網絡、創新再保方案、推動標準輸出等方面著力,將在新能源車險領域的實踐經驗逐步轉化為國際認可的“中國再保險方案”,為險企“出海”戰略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