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財報發布落下帷幕,新消費板塊的業績卻呈現出明顯分化。
記者梳理發現,以泡泡瑪特等為代表的IP經濟公司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但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形成“業績增長與估值回調”的強烈反差;寵物經濟今年上半年也持續受資金關注,中寵股份、乖寶寵物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保持穩健增長,但公司估值同樣出現明顯回調;顏值經濟中的愛美客、華熙生物、貝泰妮等業績下滑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新消費主題的變化,本質上是資本市場對增長邏輯的深度重構。近年來,眾多新消費企業憑借對流量紅利的精準捕捉以及資本市場的強力助推,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市場更為關注的是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的增長潛力,能否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保持穩定的業績表現;同時,在全球化浪潮下,企業是否擁有完善的全球化布局能力。
IP經濟業績爆發
近日,“潮玩之王”泡泡瑪特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整體收益(未經審核)同比大幅增長245%—250%,延續了上半年的高增長態勢。
分區域看,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85%—190%,線上渠道增速高達300%—305%,線下渠道同比增長130%—135%;海外市場的表現更為亮眼,第三季度整體收入同比大幅飆升365%—370%,其中美洲市場以1265%—1270%的同比增速一騎絕塵,歐洲及亞太地區分別大幅增長735%—740%、170%—175%。
A股IP經濟龍頭光線傳媒同樣實現業績大增,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16億元,同比增長150.81%;歸母凈利潤23.36億元,同比增長406.78%。
對于前三季度業績表現,光線傳媒解釋稱,營收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報告期影視劇收入增加所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406.78%,主要原因是公司報告期利潤總額增加所致。
具體來看,三季報顯示,電影業務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電影及衍生業務的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公司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前三季度票房的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鬧海》《獨一無二》《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東極島》《非人哉:限時玩家》,2024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結轉到報告期的影片包括《小倩》,截至報告期末總票房約為159.03億元。
不過,在業績大增的情況下,泡泡瑪特、光線傳媒等公司股價出現明顯調整走勢。業內人士指出,公司業績爆發能提振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但資本市場更看重公司能否持續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IP,以及在海外市場能否真正實現本土化運營。
寵物經濟增速放緩
近年來,寵物經濟也是資本市場追捧的新消費板塊之一,自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寵股份、乖寶寵物等股票股價呈現出持續上漲態勢。不過,近期受公司業績增幅放緩影響,中寵股份、乖寶寵物等股價均出現一定幅度調整。
近日,中寵股份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60億元,同比增長21.05%;實現歸母凈利潤3.33億元,同比增長18.21%。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受益于國外和國內寵物市場的高速增長,中寵股份營收持續攀升。2024年,公司營收和利潤規模均創下歷年新高。不過,公司歸母凈利潤的增速有所放緩。
乖寶寵物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7.37億元,同比增長29.03%;實現歸母凈利潤5.13億元,同比增長9.05%。業績增速同樣出現放緩。
我國寵物經濟雖持續保持高景氣度,但同質化競爭問題顯著。近期在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中寵股份指出,從市場規模上看,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情感陪伴需求增長,養寵人群不斷擴大,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攀升,寵物消費也從基礎生存型向品質消費、個性化消費升級。從市場集中度來看,與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相比,我國寵物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仍處于較低水平,行業內存在大量中小規模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明顯。
相較發達國家的寵物經濟,中國目前的寵物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艾媒咨詢表示,消費者對于寵物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從基本的食品、日用品到玩具、服裝等,寵物用品的種類不斷豐富。同時,針對不同年齡、品種和體型的寵物,市場上也涌現出更加細分化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對于寵物用品企業來說,只有緊跟市場趨勢,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顏值經濟業績下降
顏值經濟中的愛美客、華熙生物、貝泰妮等企業面臨業績下滑與估值回調的雙重困境。
愛美客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8.65億元,同比下滑21.49%;歸母凈利潤10.93億元,同比下滑31.05%。
華熙生物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63億元,同比下降18.36%;歸母凈利潤2.52億元,同比下降30.29%。
貝泰妮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34.64億元,同比下降13.78%;歸母凈利潤2.72億元,同比下降34.45%。
同樣是顏值經濟板塊中的毛戈平業績相對較好。今年上半年毛戈平營收達到25.88億元,同比增長31.3%;凈利潤為6.7億元,同比增長36.1%。
德勤中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艾爾建美學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2025年度洞悉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將呈現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的特征,中國醫美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價值重構的戰略轉型關鍵期。高端市場與大眾市場分化顯現,以聚乳酸、聚己內酯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類產品成為行業焦點。隨著近年來醫美廠商的大量涌入,醫美人群的加速滲透與消費者需求的深度迭代,行業進入充分競爭階段。
中金公司的研報指出,化妝品及個護行業雖已由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逐漸步入增速趨緩的相對成熟階段,但成分升級、產品創新亦推動了以膠原蛋白護膚為代表的新興細分賽道的快速增長,未來有望進一步打開行業成長空間;醫美行業景氣度與居民收入水平關聯度高,隨著國家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的逐步落地,居民消費力的釋放有望帶動2025年醫美行業增速邊際向好。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