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新益昌(688383.SH)發布2025年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實現5.94億元;利潤總額實現0.1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三季度利潤總額實現567.36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205.66%;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增長63.65%。
除利潤穩健增長外,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取得的突破也值得關注。公司于10月12日正式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HOSON-Robot,標志著其在“半導體+新型顯示+機器人”三維布局中完成關鍵落子。這款新品依托公司十余年固晶業務的運控技術沉淀,實現了“小腦”運動控制器、靈巧手及關節模組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生產,構建起堅實技術壁壘。其中自主研發的RMC100控制器,支持64組關節電機同步驅動,同步時間誤差<100ns,控制頻率達4kHz,性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技術復用形成的差異化優勢尤為顯著。新益昌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積累的驅動器、高精度DDR電機等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順利遷移至機器人業務,使其在“小腦”控制環節成為市場稀缺標的。產品采用的混合智能架構,創新性融合端到端模型與“快慢雙系統分層模型”,既能通過VLA模型實現日常場景快速學習,又能在高安全場景啟用分層控制降低風險,已完成工業場景初步適配。這種技術協同效應,正加速公司切入高增長市場。
行業紅利與戰略布局形成共振。IDC預測,到202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4000億美元,中國占比近半且年復合增長率達15%。新益昌于2025年5月成立機器人子公司,將人形機器人列為戰略核心,計劃建立常態化研發迭代機制,持續推進核心技術升級。開源證券指出,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與算法積累將助力公司快速搶占市場,成長空間顯著打開。
展望未來,隨著HOSON-Robot進入小批量量產階段,機器人業務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公司表示將持續拓展機器人在復雜非結構化環境的應用邊界,同時深化核心部件技術迭代。在利潤高增長與技術突破的雙重催化下,這家稀缺的機器人“小腦”標的,正迎來價值重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