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今年以來,險資權益投資“買買買”模式備受關注。隨著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結束,險資權益布局細節浮出水面。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剔除中國平安集團及控股子公司對平安銀行的持股以及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下同),截至三季度末,保險機構對A股的持股股數較二季度末增長14%,總持倉市值超6500億元。
拉長時間看,今年以來,保險機構重倉股持股數量和持倉市值均出現雙位數增長,持倉市值較上年末增加約1000億元。
金融股向來是險資投資的“壓艙石”,這一趨勢在今年三季度末依然延續。從持倉股所屬行業分布來看,險資三季度末持有的金融股持倉市值超3000億元,占其整體持倉市值的比重近50%;制造業位列第二,同期險資持有的制造業個股市值總計超1300億元。
此外,公用事業、軟件信息技術和服務、交通運輸、采礦等也是險資持倉市值超200億元的行業。
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三季度險資新進股票超300只。截至三季度末,險資對這些個股持倉市值達1000多億元,顯示險資今年以來主動調倉規模不小。
從險資新進股的分布來看,制造業占比最高,涉及個股數量超過200只,截至三季度末的持倉市值超450億元。若進一步細分這些新進個股的所屬領域,不少個股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涵蓋半導體、醫療設備與服務、汽車與零部件、硬件設備等領域。
緊隨其后的是金融業,險資新進8只金融股,截至三季末持倉市值為430億元。其中,平安人壽投資農業銀行是險資新進力度最大的股票。截至三季度末,平安持有農業銀行49.13億股,持倉市值達到327.73億元。此外,險資新進投資較多的還有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服務等行業。
險資持續加倉權益資產帶來豐厚回報。受益于資本市場回暖,險企投資收益大幅上升,成為險企業績頻創新高的重要推手。
根據A股上市險企三季報,多家險企前三季度盈利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人壽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1678.04億元,同比增長60.5%。從投資表現來看,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總投資收益3685.51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1071.32億元,同比增長41.0%。
新華保險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328.57億元,同比增長58.9%。該公司表示,前三季度中國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公司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在去年同期高增長基礎上繼續同比大幅增長。
綜合來看,上市險企盈利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市險企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把握住了三季度資本市場行情機會,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同時,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險企把更多權益性資產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所持股票市值增加的大部分體現到了當期利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