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錦波生物(920982)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96億元,同比增長31.10%;歸母凈利潤5.68億元,同比增長9.29%。在業績穩健增長的背后,是錦波生物在科研創新上的持續投入與突破。
報告期內,公司憑借“AI膠原智腦”的技術躍遷、藥用輔料登記等多項里程碑突破,持續鞏固“生命材料”新賽道開拓者地位,為股東與投資者展現了科技驅動型企業的長期成長價值。
實現高端生物醫用材料新突破
2025年9月,錦波生物“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審評中心(CDE)藥用輔料登記,這一突破不僅是公司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更標志著中國重組膠原蛋白材料正式進入醫藥核心應用領域。
據了解,“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作為藥用輔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應用于注射劑、生物制劑、皮膚外用制劑等領域,尤其能夠作為藥物載體,在藥物遞送領域發揮重要作用。該材料可通過皮內注射、腔道給藥、靜脈注射、經口給藥、眼部給藥等途徑,輔助藥物實現靶向定位及緩釋;特別是在蛋白類藥物、多肽類藥物的制劑研發中,與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聯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藥物療效,降低副作用。
可以說未來錦波生物的產品應用范圍已經從醫美領域擴大至更廣泛的醫藥領域。此次藥用輔料登記的成功完成,體現了錦波生物在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和持續創新能力,有望為公司打開全新的成長空間,進一步拓寬業務邊界。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創新基因深入核心
合成生物行業競爭的核心在于“技術壁壘和研究生態構建”,研發投入是企業實現長期增長的“護城河”。報告期內,錦波生物研發費用達7126.16萬元,同比增長64.31%。核心原因是“公司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合作研究費用增加;研發項目增加相應基礎研究、臨床試驗費用增加所致”。這些舉措精準契合了合成生物行業的趨勢。
具體來看,錦波生物形成了“自主創新+聯合研發”的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通過內部研發團隊進行核心技術攻關,另一方面與頂尖機構開展戰略合作。這種開放式創新模式有效整合了各方優勢資源,推動基礎研究向產業化轉化。
2025年,錦波生物與四川大學聯合牽頭提出的國際標準提案《利用生物工程生物物質制備的醫療器械-應用風險管理》正式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醫療器械生物學和臨床評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立項評審,標志著我國在生物工程醫療器械領域的國際標準化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公司還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AI膠原智腦系統入選國家級案例數字化轉型獲權威認可
錦波生物憑借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構建了自研的“AI膠原智腦系統”。據悉,該系統是公司以自主研發為主,同時結合產學研合作研發的方式,目前已形成生命材料高通量自動化功能篩選平臺、生命材料結構研究及預測平臺、生命材料高效生物合成及轉化技術平臺、生命材料標準化注射劑研究平臺、功能蛋白多維度評估BSL-2實驗室及臨床前應用平臺、FAST膠原蛋白數據庫六大核心技術平臺。
此外,人源化膠原蛋白FAST數據庫基于“AI膠原智腦系統”,是集人源化膠原蛋白“序列-結構-功能-應用”于一體化的數據庫,可以為人源化膠原蛋白的研發提供了全面、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數據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這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核心技術壁壘。
2025年9月,工信部發布《2025年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集》,錦波生物憑借“AI膠原智腦系統”成功入選該國家級案例集。這一榮譽標志著錦波生物“AI驅動+合成生物”的融合模式已躋身國家數字化轉型第一梯隊。央視《新聞聯播》“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欄目曾特別報道錦波生物“AI+合成生物”的落地成效:“在合成生物工廠,用AI算法驅動生產,可使數億菌群24小時優化發酵工藝,效率提升十倍”。可以看出錦波生物對于AI落地到實際應用的探索已取得顯著成效。
未來,隨著AI膠原智腦的持續迭代、藥用輔料應用的逐步落地、嚴肅醫療產品的臨床試驗推進,錦波生物的發展戰略愈發明確,即立足合成生物學,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聚焦生命材料,構建一個涵蓋醫療、美容、健康領域的生物科技生態系統。(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