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間,科藍軟件(300663)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約4.19億元,同比減少42.4%;歸母凈利潤虧損約1055萬元;就單季而言,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7億元,同比下降52.27%;歸母凈利潤虧損約433.65萬元。
科藍軟件表示,營收下滑主要系公司主動壓縮IT人員外包類項目的規模,大幅減少科技屬性弱的人力資源項目,致使IT人員外包類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所致。
財報顯示,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5168萬元,上年同期為-1.79億元,同比改善128.8%。這一表現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回款力度、嚴控人力與運營成本,在收入規模收縮的背景下實現“回血”,既體現了管理層對現金安全與運營質量的重視,也為后續研發、市場投入儲備了資金。
報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13.16億元,較年初減少41.1%;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1.59億元,較年初下降25.5%;長期應付款歸零。有息負債合計減少約9億元,資產負債率降至64.6%,財務費用同比下降39.7%。杠桿快速回落不僅減輕了利息負擔,為盈利修復留出空間,也增強了公司抵御外部不確定性的能力。
從業務結構來看,公司主動“瘦身”低附加值IT人力外包業務,雖導致營收同比下降42%,但同期營業成本下降41.8%,毛利率基本保持穩定;銷售、研發、管理三大費用合計同比壓縮2.1億元,費用率下降約7個百分點。收入“減量”但虧損幅度未等比例擴大,顯示公司業務正向高毛利、高技術的解決方案與自研產品切換,契合軟件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方向。
財報還顯示,存貨5.39億元,比年初增18%;開發支出1.25億元,比年初增63.5%。存貨中以“在施項目”為主,開發支出主要投向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云原生平臺及AI+信創產品。兩者同步高增,或意味著公司在手訂單飽滿、核心產品即將達到可銷售狀態。
報告期內,公司信用減值損失轉回3452萬元,去年同期為減值48萬元。得益于加大催收與項目驗收力度,公司應收賬款由年初的5.13億元降至4.34億元,降幅15.4%。壞賬風險下降、現金流改善,也印證了公司客戶以銀行、金融機構為主,具備較高信用度。
值得注意的是,期內公司可轉債持續轉股,股本增加1.3萬股,資本公積增加約7000萬元;同時,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3005萬元,同比增加近三倍。作為金融科技自主可控領域的“信創”代表,公司有望持續獲得產業扶持資金,進一步降低研發與市場拓展的現金壓力。
從另一角度看,科藍軟件戰略轉型穩步推進,聚焦以“AI數據庫、AI機器人、AI算力中心”為核心的第二增長曲線三大AI核心產品。
據介紹,在AI數據庫(SUNDB數據庫)方面,科藍聯合清華大學共建智能數據庫研究院,攻克多項核心技術,使數據庫98%以上代碼自主可控。其技術儲備已延伸至第三代產品,與清華聯合研發的量子加密數據庫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商用。
以“小藍”鴻蒙智能高柜機器人為核心的AI應用,是科藍鏈接金融場景、激活生態價值的關鍵。“小藍”已進駐國內多家銀行網點,覆蓋多個發達省份,單網點人工成本降低30%,還成為科藍AI原生手機銀行的線下入口,幫助合作銀行實現鴻蒙用戶留存率提升25%。
在AI算力中心方面,科藍與華為共建蘇州智能算力中心,將清華授權的“動態算力分配算法”嵌入“魔方訓推一體機”。針對中小銀行成本顧慮,科藍創新推出“按需付費”的算力共享模式,有望大面積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