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鈴汽車合作固態電池研發的動力電池上市公司孚能科技日前在互動平臺介紹,公司固態電池中試線處于穩步建設過程中。與國軒高科合作的奇瑞汽車近日也透露,奇瑞犀牛S全固態電池將于2027年完成裝車驗證。
市場關注的固態電池領域頻現突破性進展。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采訪獲悉,中國整車和動力電池領域上市公司兩兩結對的固態電池研發組合所結出的成果正在紛紛浮出水面,通過優勢互補、互相賦能,多對合作組合的固態電池研發時間表開始逐漸清晰。
孚能科技牽手江鈴汽車,奇瑞汽車賦能國軒高科
10月28日,孚能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固態電池中試線處于穩步建設過程中。在無人機方面,公司半固態電池也已送樣全球頭部物流無人機公司,目前進展順利。
對于上述新進展,孚能科技有關負責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介紹,孚能科技的固態電池研發主要與江鈴汽車合作,雙方此前簽署了固態電池戰略合作協議,擬共同推動固態電池的研發、生產和市場應用。
根據協議,孚能科技研發的超級軟包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將助力江鈴新能源純電平臺煥新升級,打造先鋒轎跑新能源車型。新的電池方案具有高安全、輕量化、高成組、高適配、低成本等優勢,助力新能源整車實現長續航,釋放更多座艙空間,實現出行更安全高效。
在港交所上市一個月的奇瑞汽車日前在2025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展出了犀牛S全固態電池模組。該電池采用原位聚合體系固態電解質、富鋰錳正極材料等技術,電芯能量密度高達600Wh/kg,接近鋰電池理論極限,續航里程將提升到1200公里至1300公里。現場視頻顯示,犀牛S全固態電池模組經過電鉆鉆孔后,電池未發生冒煙、起火或熱失控,可保持正常放電。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要通過建立覆蓋新能源、智能化、AI化等領域的全球化創新體系,讓奇瑞擁有“反內卷”的能力,推動品牌持續向上,實現可持續的國際化。按照計劃,奇瑞犀牛S全固態電池將于2027年完成裝車驗證。
奇瑞汽車有關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介紹,國軒高科是奇瑞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電池供應商,自2012年起,雙方就開始在新能源產品應用方面展開合作探索,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系。國軒高科為奇瑞旗下奇瑞、捷途、星途、iCAR等多個品牌及國際車型(如JAECOO、OMODA)提供動力電池,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及船舶等領域,國軒電池裝車奇瑞汽車的數量逐年攀升。同時,雙方也在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產業化。
國軒高科日前通過互動平臺表示,公司G垣準固態電池的“001”號測試車累計行駛里程接近2萬公里。目前,車企的匹配車型正在測試中,車企對該電池的性能和測試數據表示認可,公司正積極推進產線建設,以滿足客戶的量產需求,具體的產能規劃將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
整車企業賦能,電池公司降本測試
和江鈴汽車、奇瑞汽車一樣,產銷規模最大的上市車企集團上汽集團也不是完全獨立研發固態電池,而是通過投資,支持由清華大學師生成立的清陶能源進行固態電池研發。雙方合作的固態電池預計2026年實現量產交付,2027年,搭載全固態電池的上汽集團新能源整車將量產上市。
業內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介紹,對于固態電池這一當前新能源動力技術核心熱點,目前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因為固態電池研發投入大、周期長,所以,有實力的主流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結對研發,形成汽車和電池互相賦能的格局。其中,主流車企為固態電池企業提供需要的資金支持和新車搭載平臺,固態電池企業則為主流車企提供核心技術和產品。
對于單家電池企業而言,固態電池研發和生產投資巨大。2024年11月,清陶固態電池西南產業基地項目在四川成都正式啟動。該項目旨在建成成都首條半固態電池生產線,年產能將達到15GWh,計劃總投資高達100億元。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上汽集團等主流整車企業可以在資金方面作為重要后盾;另一方面,固態電池的上車測試也是一個艱巨的過程,新能源汽車車型豐富、產銷規模領先的上汽集團和奇瑞汽車等公司可以優先在自家新車型上給合作伙伴創造機會。
整車車企和電池企業的合作模式正在擴張。欣旺達與理想汽車于2025年9月聯合成立山東理想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生產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獲得理想汽車支持的欣旺達日前介紹,公司計劃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態電池產品,另外,欣旺達近期還推出了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態電池樣品“欣·碧霄”。
電池裝車量排名國內第三的中創新航市場部總監吳弢對上海證券報記者介紹,目前,對于固態電池研發,在汽車應用方面,公司與廣汽集團有國家級項目,雙方一起合作推進;在低空經濟和飛行汽車等應用方面,公司則與小鵬汽車和小鵬投資的小鵬匯天進行合作。吳弢介紹,通過與有實力的主流車企合作,中創新航的固態電池可以在研發過程中做小批量上車測試,逐步降低成本。
不過,電池裝車量排名國內和全球第一的寧德時代目前并未與單家車企合作綁定研發固態電池。另外,寧德時代高層對固態電池的研發也持謹慎態度。在2025年半年報業績解讀會上,寧德時代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過程很復雜,需要考慮到成本和供應鏈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其中供應鏈成熟需要3年以上周期。寧德時代預計,2027年,公司將小規模量產固態電池,2030年前后才有望更大規模化生產。
對于寧德時代的時間表,有業內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寧德時代作為行業龍頭,傳統業務成熟且有優勢,更多會考慮成本和商業化前景;另一方面,固態電池的實驗室數據和樣品與電池搭載上車后實際運行情況還有很大差距,寧德時代在這方面也相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