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0月27日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某航空公司啟動已婚已育“空嫂”招聘一事,引發網友熱議。該公司招聘計劃顯示,此次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齡放寬至40歲。消息一出,部分網友直言,已婚已育女性“終于有機會”。
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對空中乘務員的印象往往是年輕貌美。這種刻板印象之下,多數航企招聘乘務員有嚴格的年齡限制,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超齡”空姐不得不轉行,同時也無形中為其他女性勞動者關上了一扇門。在此語境下,招聘“空嫂”不僅肯定了這一群體的職業價值,還傳遞出更包容的用人導向。這或許是網友為其點贊的重要原因。
人們熱議“空嫂”這一稱呼,反映出社會觀念的變遷。1994年底,上海航空公司打破民航僅招22歲以下未婚女性的慣例,從已婚女職工中招聘乘務員,由此誕生了“空嫂”一詞。當時,這顯然是一種突破。如今,人們對職場性別平等、在專業環境中使用性別中立稱謂、減少性別偏見有了更高期待。此次相關航企有意打破航空服務業對年齡的限制,更加尊重女性勞動者職業生命周期,某種程度上讓“空嫂”這一稱呼承載了更多現代職場文明的意味。
從更深層次看,這次招聘有望推動企業用人向更包容、更多元的方向轉變。在一些行業,有的用人單位會明里暗里在年齡、婚育等條件上設置若干招錄門檻。事實上,成熟的職場文化,應當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閱歷的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從今年“國考”報考年齡放寬至38歲,到多地考公、考編拆除年齡門檻,種種舉措都在表明,社會正以更開闊的胸懷接納各個年齡段的人才。回顧過去,當年的那批“空嫂”中誕生了全國勞模吳爾愉,這表明已婚已育不是問題,敬業與專業才是職業的底色。
點滴突破只是起點,更多地方和行業還應進一步消除不合理的就業門檻,讓職場回歸對專業能力與工作價值的尊崇。同時要不斷完善招聘與用人制度,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勞動者構建多元發展的長效成長機制。
接納各年齡段勞動者的價值、給勞動者創造更平等的奮斗機會的職場文明,一定會滋養更多勞動者激發出強大的勞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