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設立四年多的北交所迎來改革的關鍵期。證監會主席吳清近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將堅持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定位,持續推動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健全新三板市場差異化的掛牌、信披、交易制度,暢通三、四板對接機制,筑牢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和底座。
這是縱深推進資本市場板塊改革的關鍵一環,是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包容性和覆蓋面的關鍵舉措。北交所董事長魯頌賓指出,將持續研究優化北交所上市標準體系,提升上市審核制度的適應性和精準性,不斷完善并購重組制度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關鍵核心科技領域聚集,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揮北交所支持科技創新作用,并研究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差異化制度安排,深入推進三、四板制度型對接,提升功能和吸引力,著力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北證市場量質齊升
今年以來,隨著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擴容和質量的提升,北證市場持續回暖,尤其在賦能科技創新方面,北交所改革效果初現。
截至目前,北交所現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業占比超八成,民營企業占比近九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一半。今年上半年北交所超八成企業實現盈利,凈利潤中位數約1500萬元。上市公司積極回報投資者,累計現金分紅約50億元,13家公司實施股份回購,投資者獲得感顯著提升。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各方參與熱情明顯高漲,合格投資者較2024年初增長40%。今年上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近300億元,市場活力、吸引力日益增強,生態持續向好。
這與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近年來,北交所持續完善制度機制,結合市場發展需要,提升全周期服務能力。包括推出北證專精特新指數,加強對ETF等創新產品的研究儲備,完成全市場證券代碼切換工作,優化再融資安排,引導企業用好定向發行可轉債等融資品種。完善覆蓋“掛牌—調層—上市”全周期的培育服務體系和監管安排,嚴防財務造假,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落實“并購六條”精神,助推產業整合與戰略升級。
西部證券研究員曹森元表示,歷經四年多的發展,北交所已從資本市場“試驗田”成長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核心平臺,形成高端裝備、信息技術等五大產業集群,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制度創新與生態優化驅動市場活力提升,未來改革深化將進一步鞏固其差異化定位。
持續優化市場生態
“改革”一直是圍繞北交所發展的核心關鍵詞,市場各方對北交所后續改革有一定的期許。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希望,北交所持續優化市場生態,提升對優質中小企業的吸引力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上市制度,適度降低企業上市的隱性成本和時間成本,優化中介機構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積極參與北交所市場建設,強化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吸引境外優質資本和企業參與,拓展市場廣度與深度,提升北交所的國際化水平。
“希望能夠持續著力提升市場流動性。”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康樂表示,同時希望能夠有更多優質的中小企業登陸北交所。
和新三板、北證市場一起成長的上市公司星圖測控,是專業從事數字太空科技服務的商業航天企業,該公司董事長胡煜表示,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需要時間,期待更多的耐心資本能夠長期陪伴企業成長。
多措并舉促改革邁向縱深
市場有呼吁,政策有響應。證監會公眾公司監管司一級巡視員商慶軍在參加2025年金融街論壇年會時表示,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和新三板需要持續深入研究此類企業的特點、發展規律和資本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制度機制和產品服務的適配性。
“一方面,要完善北交所發行上市機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優化創新屬性披露要求;另一方面,發揮新三板‘苗圃’作用,優化準入制度、完善分層安排、激發市場活力,突出培育、規范、服務功能,提升掛牌公司質量。”商慶軍指出,繼續深化多層次市場間的協同,加強制度型對接,進一步強化北交所與新三板“層層遞進、上下聯動、頭部反哺、底層助推”的發展格局,促進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互聯互通,為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提供便捷、無縫的“接力式”資本市場服務。
魯頌賓表示,將豐富北交所債券市場產品體系。推進政府債常態化發行,拓展信用債市場功能,圍繞落實國家戰略推出更多債券品種,推動更多科創債、綠色債等專項債典型案例落地。
在促進投融資均衡發展方面,商慶軍表示,堅持北交所發行上市常態化,完善全鏈條發行監管安排,壓實各環節把關責任。研究優化新股發行制度,穩步擴大做市商隊伍,為市場提供更多參與機會和投資便利。引導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更多地方設立專項基金參與市場建設,壯大專業投資者群體。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卡點堵點,精準發力、暢通循環,吸引更多堅持長期主義的耐心資本投向創新型中小企業。
在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層面,北交所將多措并舉。魯頌賓介紹,將積極回應市場訴求,持續完善市場產品制度、服務體系和技術系統。包括優化產品制度供給,持續推進北交所指數體系建設,加快推出北證50ETF,研究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不斷提升投資交易便捷性。完善市場服務機制,優化溝通走訪機制、政策培訓機制、監管傳導機制、多方協同機制,提升市場服務標準化、透明化、規范化水平。努力打造數字化智慧型交易所,深刻把握科技發展新趨勢,推動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技術系統創新引領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科技監管能力、市場服務能力。深化與政府部門的協同,做好與市場機構的對接,主動融入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不斷拓展深化國際交流,逐步探索完善企業、投資者、產品等方面的對外合作,穩步提升市場國際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