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世鵬
公募基金三季報悉數披露完畢,在債市波動的情況下,債券基金三季度錄得逾5000億份凈贖回,成為凈贖回數量最多的基金品種。不過,也有可轉債基金等品種,在三季度權益資產走高情況下實現了不俗收益,最高收益率超過20%。
北京一位基金經理分析,長端利率適度上行是對基本面預期變化的正常反應,但不具備持續、大幅上行的基礎,債市不會持續走熊,在負債端壓力釋放完后有望重回基本面驅動。
逾五成債基被凈贖回
根據Wind統計,截至10月29日,一共有近3900只債券基金披露了三季報。在債市波動的背景下,三季度債券基金整體錄得逾5000億份凈贖回。規模方面,截至三季度末,這些基金總規模為10.58萬億元,較二季度末的10.82萬億元出現小幅下滑。
從具體產品來看,三季度錄得凈贖回的債券基金數量超過2100只,占比接近55%。有292只基金凈贖回在10億份以上,其中有一只信用債基金凈贖回接近150億份,總規模從二季度末的228.98億元下降到不足80億元。還有一只債券基金凈贖回超過100億份,規模從近350億元下降到不足160億元。此外,三季度還有10多只債券基金凈贖回在50億份以上。
相比之下,還有1000多債基在三季度獲得了凈申購,其中不乏數據亮眼的產品。具體來看,北信瑞豐鼎盛中短債基此前是一只規模不足2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在三季度150.55億份的凈申購下,規模大幅增長到171.15億元。永贏穩健增強債基三季度凈申購也有136.71億份,在全市場債基中排名第二,總規模從不足80億元增加到近350億元。此外,中歐豐利債基、睿遠穩益增強30天持有的凈申購分別為129.67億份和77.43億份,總規模分別突破300億元和200億元關口。
截至三季度末,債基中一共有156只產品規模超100億元。其中,規模突破600億元的兩只債基是ETF產品,分別為海富通中證短融ETF和博時中證可轉債及可交換債券ETF,規模分別達到631.50億元、605.73億元。此外,中銀豐和定期開放債基、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基等產品的規模均突破400億元。
三季度債基收益分化
從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的分析來看,三季度債基整體凈贖回和規模小幅下降和債券市場整體行情有關。但這同樣是一個結構化現象,大部分債基受到債市波動的影響,但可轉債等具有股性的產品則有不錯表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三季度以來一共有3128只債基收益率不足1%,其中有1000多只錄得負收益。鵬華基金基金經理葉朝明在三季報中分析,三季度以來,債券市場在“反內卷”帶來的通脹預期升溫、風險偏好提升的情況下,負債端贖回預期有所增加,收益率整體出現明顯上行。以利率債為例,三季度末1年、3年、5年、10年國開債收益率分別為1.60%、1.78%、1.80%、2.04%,相較二季度末分別上行12個BP、20個BP、22個BP和35個BP。
易方達基金基金經理胡劍在旗下基金三季報中表示,一方面,三季度債基組合持有期收益受負資本利得收益的影響相對較大。從市場指數來看,中債綜合財富指數2025年三季度的收益率為-0.93%,其中票息收益貢獻了0.49%,資本利得收益貢獻了-1.42%;中債優選投資級信用債財富指數的收益率為-0.46%,其中票息收益貢獻0.49%,資本利得收益貢獻-0.95%。
另一方面,三季度由于權益市場行情較佳,可轉債品種實現了顯著回報。根據Wind統計,三季度以來收益率超過10%的債券基金,基本都是可轉債品種。華夏可轉債增強基金、南方昌元可轉債基金等產品的收益率更是超過了20%。
鵬華基金債券投資一部總經理、基金經理祝松在三季報中表示,三季度股票市場大幅上漲,市場出現了牛市特征,人工智能、機器人、“反內卷”等方向多點開花,受益于股票市場的強勁表現,三季度中證轉債指數上漲了9.43%。
不會形成持續債熊
展望后市,招商基金認為,債券市場多空因素交織。利多方面,在當前基本面下,央行操作偏向呵護市場,社融或因基數+政府債凈發行縮減而回落,基金久期已大幅降低,賣壓減少;利空方面,股市行情持續走強對債市形成壓力,資金利率中樞在四季度面臨季節性抬升,后期如果經濟增速不及預期,政策仍有望加碼等。
易方達基金基金經理李昭函認為,伴隨著風險偏好的修復,長端利率的適度上行具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是對基本面預期變化的正常反應。但鑒于當前經濟增長的絕對水平依然偏弱,內生動能的修復仍需時日,利率尚不具備持續、大幅上行的基礎。當前的回調更多應被視為對前期過度擔憂預期的修正,而非新一輪強勁增長周期的開啟信號。
博時基金在近期發布的四季度展望中表示,在負債端壓力釋放完后,債市將重歸基本面驅動。負債端收縮推動的利率上行不可持續,在監管新規沖擊結束之后,債券市場將再次由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所決定。近期隨著利率的上行,風險資產上漲對長端利率的影響已顯著削弱,這表明負債端壓力最大的時候已過。
“債市當前仍不會形成持續債熊?!闭猩袒饘ψC券時報記者表示,基于資金面寬松預期下,信用債的息差價值仍在,在信用相較定期存款利差明顯走闊而四季度存款到期壓力仍在持續的情況下,短端配置的支撐作用仍強。但在持續調整的市場環境中,信用債缺乏有效錨點,預計信用債整體跟隨市場變動,難以出現獨立的趨勢性行情,在短期大幅調整后隨市場震蕩預計有一定修復空間,或難以回到前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