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紡織機械行業迎來“展會黃金期”,全球頂級盛會密集啟幕,卓郎智能(600545)的身影活躍于新加坡、土耳其等核心產業聚集地。從土耳其Gaziantep展的全流程方案集中呈現,到新加坡ITMA ASIA+CITME展的全球技術首發。這家擁有超過170年歷史的企業,正以遍布全球的創新網絡與領先技術持續引領行業變革,其深厚的國際化積淀也在一場場行業盛會中自然彰顯。
全球展會聯動:彰顯行業核心影響力
作為紡織機械領域的領先者,卓郎智能的展會布局始終緊扣全球產業脈搏,成為連接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核心紐帶。10月下旬新加坡ITMA ASIA+CITME 2025展會現場,卓郎 3號館C301展位人氣爆棚,一款突破性轉杯紡紗機的全球首發引發行業廣泛聚焦,正是卓郎智能重磅推出的“雙棉條喂入”版Autocoro 11轉杯紡紗機,憑借顛覆性技術再度引爆行業關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一行專程駐足觀摩,深入探討技術創新細節與產業應用前景,并對這一突破性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此前10月中旬的土耳其Gaziantep紡織機械展上,卓郎攜紡紗、加捻、自動化全流程方案亮相B9展臺,吸引了全球眾多專業客商駐足交流,其針對歐亞市場需求打造的高效生產設備與可持續紡紗技術,精準契合區域產業升級訴求,成為展會期間的關注熱點。這些跨洲展會的成功參與,不僅讓卓郎的前沿技術獲得全球行業的深度認可,更搭建起與不同區域客戶精準對接的橋梁,凸顯其在全球紡織機械領域的核心話語權。
展會作為行業趨勢的“風向標”,卓郎的每一次亮相都緊扣高效化、可持續、數字化的產業升級方向,其展示的創新成果往往成為行業技術迭代的重要參考,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
核心技術矩陣:鑄就先進產品硬實力
卓郎智能的技術領先性,集中體現在覆蓋紡紗全流程的先進產品與創新方案中,每一項技術突破都精準回應全球紡織業的核心需求。作為展會“明星產品”的Autocoro 11轉杯紡紗機,在新加坡展首發的“雙棉條喂入理念”極具突破性,通過雙分梳輥智能協同工作,實現1%精度的混紡比例靈活調節,無需再在前紡工序進行復雜且易出錯的原料預調整,讓小批量、定制化訂單的經濟化生產成為現實。其再生纖維極限挑戰版更以專利間歇式紡杯清潔功能,為超短再生纖維的高效高質紡制提供了理想解決方案。
Zinser 51環錠細紗機搭載新型Zpact FX緊密紡系統,在保持最高轉速的同時實現精準纖維控制,顯著降低能耗與毛羽;Autoairo渦流紡紗機則憑借廣泛的纖維適應性,可靈活處理棉花、再生纖維等多種原料,適配不同區域市場的多樣化生產需求。
在前紡與自動化領域,Autocard SC8梳棉機以4.8平方米的超大梳理面積,實現生條質量與產能的雙重提升,成為新加坡、土耳其等展會上的焦點設備。鴻騰系列條筒運輸AGV采用“舉升離地”設計,杜絕傳統運輸故障,可無縫集成至卓郎昇思冪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跨工序智能調度;配備PDS預牽伸系統的Autocoil 3圈條器搭配矩形條筒,有效縮短生產流程、提升棉條存儲容量,為前紡工序優化提供了全新路徑。
加捻領域的康派倍捻機則在多場展會上展現多元優勢,其在加捻質量、節能性與維護便捷性上的突出表現,完美匹配全球市場對再生紗線強度提升的需求,覆蓋短纖紗、工業絲等多個應用場景,構筑起全方位的技術競爭壁壘。
國際化基因積淀:百年傳承的全球布局
卓郎的國際化植根于百年品牌傳承與全球資源整合的深厚積淀。源于瑞士的品牌基因,孕育了賜來福、青澤、阿爾瑪、福克曼等多個歷史悠久的全球知名子品牌,其中賜來福自1969年推出全球第一臺半自動轉杯紡紗機,便持續引領轉杯紡技術革新,成為行業技術標桿。
如今,卓郎已在全球構建起“研發中心+制造基地”的核心布局,形成高效協同的創新與生產網絡。研發中心分別扎根中國、德國和瑞士,聚焦基礎性技術攻堅與定制化方案研發,其中烏魯木齊創新中心更發揮區域輻射作用,精準對接中亞、西亞及歐洲市場的技術需求。制造基地與研發中心深度聯動,構筑起“全球研發、本地生產、就近服務”的成熟運營模式。其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核心紡織產業帶,生產基地與銷售公司遍布中國、德國、瑞士、印度等13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輻射全球130多個國家。憑借穩定的產品性能與技術優勢,全球市場占有率長期穩居行業前列。
從土耳其展會的區域需求適配到新加坡展會的全球技術首發,從德國的精密研發到中國的智能制造,卓郎以“引領紗線潮流的紡紗技術”為核心理念,持續將創新成果推向全球。這份跨越國界的技術實力與布局深度,讓其成為全球紡織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者,未來也將繼續以國際化視野整合資源,用前沿技術賦能全球紡織業向高效、可持續、數字化方向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