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衛星互聯網發射頻次提升,多個可復用火箭蓄勢待發,商業火箭公司陸續啟動IPO,今年以來航天產業景氣度高漲。從近期產業鏈公司發布的三季報看,部分公司已率先釋放業績紅利。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業績和技術共振之下,航天產業拐點愈發凸顯。
部分公司釋放業績紅利
*ST鋮昌在衛星通信領域具備先發優勢,領先市場推出星載和地面用衛星通信T/R芯片全套解決方案。隨著衛星的大規模發射與組網應用快速推進,該領域將成為公司經營的新增長點。今年前三季度,*ST鋮昌實現營業收入3.06億元,凈利潤9035.86萬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同比提升266.57%;實現凈利潤3372.5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ST鋮昌表示,隨著下游行業需求持續回暖,公司在手項目數量與訂單金額顯著增長,各項目均按計劃高效推進。公司憑借豐富的產品架構和精細化管理,持續優化成本、提升效率,同時伴隨價格體系穩健運行及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化使得毛利率水平實現系統性優化,第三季度毛利率較第二季度實現環比增長。目前,公司呈現產銷兩旺、效益提升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臻鐳科技緊盯商業低軌衛星市場,新研并迭代了多個系列可量產產品。今年前三季度,臻鐳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65.76%;實現凈利潤1.0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98.09%。單看第三季度,公司營收為9751.04萬元,同比增長51.33%;凈利潤為3864.39萬元,同比增長337.49%。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公司積極拓展市場,業務規模持續擴大;凈利潤增長主要系上年同期凈利潤基數較低,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良好,提高運營管控能力,加強降本增效工作。
航天發展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08億元,同比大增209.17%,帶動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16.97億元,同比增長42.59%;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10億元,相較前兩季度有所收窄。
搶抓“航天強國”建設機遇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實施產業創新工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產品迭代升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對此,業界的共識是,航天產業有望在“十五五”期間加速發展。
航天產業景氣度今年持續攀升。10月中旬,“國網星座”衛星互聯網低軌12組衛星發射成功;“千帆星座”第六批組網衛星也以“一箭18星”的方式成功發射,刷新國內商業星座單次發射數量紀錄,在軌衛星數突破百顆。
火箭方面,我國多個可復用火箭預計于年內首發,今年以來穩步推進各項關鍵試驗。藍箭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動力、星際榮耀等商業火箭公司均已進行輔導備案,啟動IPO征程。
對于能否抓住“航天強國”建設機遇,航天智裝在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正積極搶抓商業航天發展機遇,持續加強在地面仿真設備及部組件、微系統及微處理器芯片等方面的推廣應用。未來將全力把握商業航天的發展浪潮,不斷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力爭取良好的經營業績。
*ST鋮昌對低軌衛星的快速發展已有較強的“體感”,其在三季報中表示,公司在星載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擴大產品所覆蓋的衛星型號范圍。隨著低軌衛星組網進程不斷加快,公司在低軌衛星應用領域的業務規劃與落地將獲得更強支撐,對業務發展形成有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