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眼業績加持下,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突破36萬億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權益類基金成為規模增長的“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募改革的浪潮下,越來越多基金公司不僅發力“業績”,更關注“體驗”。業內人士認為,讓投資者真正擁有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既是專業資管機構的立身之本,更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共同富裕的使命擔當。
公募基金規模突破36萬億元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1.3萬余只基金(統計樣本為所有披露2025年三季報的12828只基金及612只未披露2025年三季報的基金)合計規模達36.45萬億元,較二季度末增加2.4萬億元。
從具體產品類型來看,三季度權益類產品是規模增長的主力。數據顯示,三季度純股票指數基金規模突破5萬億元,環比提升26.29%;混合型基金規模環比增加5933億元至3.91萬億元。此外,主動股票型基金、指數增強型基金規模也有所增長。
持續提升的業績,是權益類基金規模擴張的底氣。Choice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近一年來偏股混合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指數的漲幅均在40%左右,多只績優基金凈值翻倍。
此外,天相投顧數據顯示,QDII規模也實現快速增長,三季度末達9045.22億元,環比增幅高達33%。商品型、FOF基金三季度規模均增逾200億元,貨幣基金也增加了3.32%。
不過,在權益市場走強的情況下,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疊加債基投資絕對收益率下行,債基成為三季度唯一一個規模下行的基金品類。截至三季度末,債券型基金規模為10.62萬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逾1400億元。
績優產品備受青睞
在業績加持下,不少績優基金實現了規模的快速躍升。
今年三季度末,多只主動權益類產品成為“百億級”基金。比如中航機遇領航混合發起、永贏科技智選混合發起、中歐數字經濟混合發起,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上述三只基金規模分別較今年二季度末增加1147%、888%和753%,業績排名均較為靠前。
此外,從增長規模來看,被動型產品依然是三季度資金流入的重點方向。其中,“巨無霸”華泰柏瑞滬深300 ETF三季度規模增逾500億元,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易方達滬深300 ETF、南方中證500 ETF等也顯著增長。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這些產品近一年回報均超20%,部分產品超40%。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波動下,投資者對于“含權”且下跌相對“有底”的穩健型產品愈發關注,多只股債配置類基金規模大增。比如近一年回報17%、最大回撤4%的永贏穩健增強債券,其三季度末規模環比二季度末增逾273億元;近一年回報26%、最大回撤4.6%的景順長城景頤豐利債券,三季度末規模環比也增加了222億元。
成為投資者“同行者”
在公募改革的浪潮下,越來越多基金公司不僅發力“業績”,更關注“體驗”。
據悉,一些基金公司已變更考核機制,從制度層面出發優化投資者體驗。比如,西部利得基金將產品“年內創新高天數”“年度盈利客戶數占比”“日勝率”“月勝率”等直接影響投資者獲得感的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等。
興銀基金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通過構建全周期的投資顧問服務體系,強化專業能力與投資者需求的精準銜接,以“專業賦能+服務滲透”雙輪驅動,努力將投研能力沉淀為可驗證的持續回報,為投資者提供可感知的決策支持和陪伴,最終實現“信任共建”。
2025年三季度公募基金規模變化一覽
類型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億元)規模變化 規模變化率
(億元) (億元)
股票基金 59442.59 47439.87 12002.72 25.30%
積極投資股票基金 6071.04 5090.56 980.48 19.26%
純指數股票基金50724.65 40164.48 10560.17 26.29%
增強指數股票基金 2646.90 2184.83 462.07 21.15%
混合基金 39099.52 33166.26 5933.26 17.89%
債券基金 106239.98 107668.09 -1428.12 -1.33%
貨幣市場基金 143982.12 139349.34 4632.78 3.32%
海外投資基金 9045.22 6791.60 2253.62 33.18%
其他基金 1856.52 1711.20 145.33 8.49%
商品基金 2927.03 2683.10 243.93 9.09%
基金中基金(FOF)1934.92 1650.62 284.30 17.22%
合計 364527.91 340460.08 24067.83 7.07%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