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西子湖畔的一簇爐火點燃了杭州鍋爐廠的創業征程;2025年金秋,西子潔能(002534)以全球清潔能源裝備領軍者之姿迎來七十華誕。七十年間,這家扎根浙江的制造企業完成了從余熱利用“國家隊”到覆蓋光熱、核能、儲能多元領域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引領者的蛻變,從深耕國內市場到業務遍及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
2025年10月28日浙江省人民大會堂的慶典現場,“70年‘能’在一起”的主題標語熠熠生輝,見證著西子潔能以質量為基、創新為脈的奮斗史詩——這既是中國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縮影,更是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的“中國方案”。
質量基因:熔鑄七十年發展內核
七十年,是一部以“質”為核的奮斗史。從打鐵鋪起步成長為國家級余熱鍋爐龍頭,從單一設備供應商發展為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西子人始終將“零點一絲不茍、萬萬無一失”的質量理念刻入骨髓。
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催生了系列里程碑式突破:巴基斯坦9H項目以自主知識產權突破國際壟斷,打造當時全球容量最大的聯合循環電廠裝備,填補亞洲空白;瑞豐鋼鐵項目將煤氣發電效率提升至42%,年減排二氧化碳70萬噸,樹立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標桿;德令哈光熱電站以熔鹽儲能技術支撐國家示范工程,年減排超12萬噸二氧化碳;嶺澳核電項目攻克66項技術難關斬獲“九五”國家科技攻關獎;太平嶺項目則成功叩開核級高端裝備市場大門,為核電國產化鋪就基石。
這份堅守贏得權威高度認可。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高鳳林盛贊西子潔能“質量管理是第一管理”的理念,稱“零點一絲不茍”的行為準則是成就根基;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朱宏任通過視頻肯定其為“中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典范”,強調“以質立身,視質量為企業生命”的生存邏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原官員崔鋼更指出,西子潔能始終以安全為生命線、標準為高質量發展基石,推動中國標準與中國裝備同步走向全球,彰顯中國企業擔當。
七十載耕耘結出碩果。目前,公司累計生產3300余臺節能環保余熱鍋爐,年減排二氧化碳達1.78億噸(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連續六年斬獲“國家級首臺套”殊榮,摘得浙江省政府質量獎并躋身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王水福成為首位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浙商。這些數字背后,是中國制造從追趕到引領的鏗鏘足音。
全球版圖:以質量叩開合作之門
慶典現場四大簽約項目,成為“西子質量”全球吸引力的最佳注腳:與天瑞集團攜手的綠色智能低碳環保裝備升級項目,直擊煤化工產業轉型痛點;同北京中日聯再度合作的前沿創新方案,為全球焦化行業綠色高效發展注入動能;與斯里蘭卡LTL集團推進的KERA三期350MW聯合循環電站項目,延續成功合作經驗,為斯里蘭卡核心區域提供穩定電力;同青島華豐偉業簽署海外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整合資源拓展全球電力工程服務網絡,為國際化布局注入新勢能。
國際合作伙伴的評價更具說服力。“選擇西子,就是選擇可靠與放心。”斯里蘭卡客戶代表的坦言道出共同心聲。意大利努特?埃里克森公司歐洲區銷售總監Claudio Celani在致辭中強調,西子潔能是行業卓越與創新的典范,在北美、中東及全球多個項目中與其緊密合作,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從亞洲首座9H級電站到非洲最大天然氣電站,西子潔能以質量密鑰開啟的不僅是市場大門,更是中國裝備與世界能源變革的對話通道。
未來征程:錨定百年的清潔賽道加速度
“70年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跑線。”西子聯合董事長王水福的宣言點燃全場。回望征程,企業從為國家重工業“添磚加瓦”到為全球“雙碳”目標貢獻“中國力量”;展望前路,他明確三大核心原則:堅持質量第一、客戶至上、創新發展,堅持“再活下一個30年,為百年西子目標奮斗”。
董事長王克飛以技術突破詮釋發展動能。“沒有當年啃硬骨頭鋪路,就沒有今天的西子潔能。”他列舉的里程碑印證此言:壓力容器技術團隊憑借國際先進技術指標實現核電設備國產化突破;HRSG團隊打造的巴基斯坦9HA燃機余熱鍋爐(亞洲首臺9H項目)獲評國家級首臺套;姚飛奇團隊參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中國首座、全球第三座商業化熔鹽光熱儲能電站)開辟新能源賽道;尼日利亞12臺9E燃機余熱鍋爐項目創下公司海外最大單一訂單紀錄。2025年,企業更以“以‘零碳'為核心的雙輪驅動全價值鏈質量管理模式”斬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彰顯可持續發展新高度。
當“2055再會”的誓言在慶典現場回響,西子潔能已開啟新征程。七十年間,從西子湖畔的爐火到覆蓋全球的清潔能源版圖,從余熱利用到零碳未來,其發展軌跡恰是中國裝備制造業從弱到強的縮影——以質量為核,以創新為翼,在時代變革中始終踩準產業升級與能源轉型的節拍。站在新起點,西子潔能將繼續以“為人類改善環境”為使命,在清潔能源賽道跑出中國加速度。(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