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公司。
上市首日,三家公司集體高開,科創板N奕材高開361%、N禾元高開202%、N必貝特高開175%。截至午盤,三家公司分別上漲210%、202%、93%。
今年以來(截至10月28日),科創板上市11家企業,IPO 融資額169.5億元,同比增長54%。
上交所理事長邱勇在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企業上市儀式上表示,上交所將堅持“硬科技”定位,進一步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把好準入關,更好識別優質科創企業,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適用第五套標準,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參與全球競爭潛力的“硬科技”企業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對于科創板的興趣也大大加強。截至9月底,共計758萬投資者賬戶開通了科創成長層交易權限,占存量活躍投資者賬戶的126%。
科創板成長層“迎新”
三家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首批新注冊公司的上市,成為科創板“1+6”改革的標志性事件。
具體來看,三家公司各有特點。
禾元生物是一家創新驅動的生物醫藥企業,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水稻重組蛋白質表達體系,公司OryzHiExp第三代技術平臺已實現 20~30g/kg 糙米人白蛋白表達量水平,突破了重組人白蛋白藥物的底層關鍵核心技術,具有高產量、工藝簡單、低成本、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等優勢,公司在技術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西安奕材專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貨量和截至2024年末產能規模統計,公司均是中國大陸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廠商,前述月均出貨量和產能規模全球同期占比約為6%和7%。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是中國大陸12 英寸硅片領域擁有已授權境內外發明專利最多的廠商。
必貝特專注于研發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有效的創新藥物,公司聚焦于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領域,依托自主研發構建的核心技術平臺,持續開發臨床急需的全球首創藥物(First-in-Class)和針對未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發管線中已有1款1類創新藥產品BEBT-908獲批上市,BEBT-209處于Ⅲ期臨床試驗階段,BEBT-109已獲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5個產品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
科創板包容性持續加強
6月18日啟動的科創板“1+6”改革,以在科創板設置專門層次為抓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推出一攬子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制度改革,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
政策發布以來,包括上交所在內的主體也積極響應。上交所聯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證監局等先后在上海、北京、杭州等14個重點城市舉辦政策宣介會15場,積極引導市場有效解讀改革政策措施。截至目前,政策宣介已覆蓋企業、市場機構等1000余家,累計超2300人參會。
今年以來(截至10月28日),科創板上市11家企業,IPO 融資額169.5億元,同比增長54%。
今年6月科創板改革“1+6”政策發布后,科創板新增受理26家企業,未盈利8家。7月31日,受理首家披露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第五套上市標準企業泰諾麥博的IPO申請。9月26日,受理重啟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后第二家IPO項目鞍石生物。目前,第五套標準企業北芯生命、未盈利企業摩爾線程、昂瑞微已分別于7月25日、9月26日和10月15日提交注冊。未盈利企業沐曦股份已于10月24日通過上市委審議。
邱勇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硬科技”定位,進一步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把好準入關,更好識別優質科創企業,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適用第五套標準,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參與全球競爭潛力的“硬科技”企業上市。
二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提升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深化發行承銷、再融資、并購重組等領域的適配性改革,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加快向科創領域集聚。
三是堅持強監管,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切實做到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效,積極探索適應科技創新規律的監管方式,不斷增強市場對科創企業的信心和預期。
四是堅持以投資者保護為中心,推進投融資協調發展,提升市場吸引力、競爭力,持續深化投資端改革,著力培育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大力發展指數化投資,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快營造“資金愿意來、企業留得住、投資者有回報”的市場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對于科創板的興趣也大大加強。截至9月底,共計758萬投資者賬戶開通了科創成長層交易權限,占存量活躍投資者賬戶的126%。
此外,科創板“1+6”改革政策發布以來,四個月內已新增21只科創板ETF上市,標的涵蓋科創50、科創100、科創200、科創綜指等寬基,科創人工智能、半導體材料設備、創新藥、新能源等行業主題,引導資金持續流向新質生產力重點發展領域。目前上交所上市科創板ETF已達105只,總規模3000億元。
排版:楊喻程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