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日(10月27日)強勢上攻,滬指漲超1%逼近4000點,續創逾10年新高;港股亦走強,恒生指數漲約1%,恒生科技指數漲近2%。
具體來看,A股主要股指盤中震蕩上揚,午后再度攀升。滬指今日最高攀升至3999.07點,距離突破4000點僅一步之遙;創業板指一度漲超2%。截至收盤,滬指漲1.18%報3996.94點,深證成指漲1.51%報13489.4點,創業板指漲1.98%報3234.45點,科創50指數漲1.5%,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23568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3650億元。
場內超3300股飄紅,半導體板塊強勢,江波龍、兆易創新、德明利、佰維存儲等集體創出新高;鋼鐵、有色、電力、煤炭等資源股集體拉升,廈門鎢業、安泰科技、皖能電力、鄭州煤電等漲停;券商板塊盤中異動,東興證券、湘財股份一度沖擊漲停;AI產業鏈股再度活躍,生益電子、新易盛、中際旭創等均創歷史新高。
科技股爆發
半導體、芯片等科技類股今日再度飆升,光刻機、存儲芯片概念等表現亮眼。截至收盤,江波龍逼近漲停,晶瑞電材漲超16%,兆易創新、德明利亦漲停,佰維存儲漲超7%,華虹公司漲近5%。值得注意的是,江波龍、兆易創新、德明利、佰維存儲盤中集體創出新高。

消息面上,我國光刻膠領域取得新突破。近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彭海琳教授團隊及合作者通過冷凍電子斷層掃描技術,首次在原位狀態下解析了光刻膠分子在液相環境中的微觀三維結構、界面分布與纏結行為,指導開發出可顯著減少光刻缺陷的產業化方案。相關論文近日刊發于《自然·通訊》。
銀河證券指出,該方案首次在原位狀態下解析了光刻膠分子在液相環境中的微觀三維結構、界面分布與纏結行為,當前光刻技術是推動集成電路芯片制程工藝持續微縮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據銳觀產業研究院報告,2024年我國光刻膠市場規模增長至114億元以上,預計2025年光刻膠市場規模可達123億元。光刻膠作為半導體、印制電路板、平板顯示等行業的基礎材料,其技術進步可以促進相關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上游材料供應商、設備制造商,中游光刻膠生產企業,以及下游光刻膠產品應用企業都能從中受益。
另外,AI繁榮背景下,存儲芯片的“超級周期”持續演繹。據報道,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內存供應商,將在四季度繼續向客戶調整報價,包括DRAM和NAND在內存儲產品價格將上調30%。
機構表示,當前AI服務器、數據中心等對存儲芯片需求呈指數級增長,這種旺盛的市場需求打破了存儲行業傳統的供需平衡,存儲芯片漲價邏輯或將延續。與此同時,存儲芯片漲價也直接提升了相關企業的短期盈利預期,特別是那些在AI大模型浪潮中受益的DRAM和HBM芯片制造商,以及上游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供應商。
AI產業鏈股活躍
CPO概念等AI產業鏈股盤中走勢強勁,截至收盤,東田微漲近13%,盤中一度漲停;仕佳光子漲約12%,景旺電子、生益科技、德明利等均漲停;新易盛漲逾8%突破400元大關,中際旭創漲約3%突破500元大關,盤中均創出新高。

行業方面,近期海外大廠資本開支動作密集,谷歌與Anthropic達成數百億美元合作,為后者的AI模型訓練與推理提供大規模算力支持;Oracle收獲OpenAI5年3000億美元的協議,并分別向英偉達和AMD采購GPU;OpenAI則合計與英偉達、AMD、博通達成26GW數據中心部署協議,并與CoreWeave累計達成224億美元的算力租賃合作協議。
上海證券表示,在全球AI浪潮發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國產算力一定不會缺席。當前時點,隨著推理需求的起量,國內算力供需格局將從緊平衡逐步發展到短缺,國產算力補上短缺的算力需求將成為重要看點。國產算力的確定性將逐步被市場驗證,看好下半年乃至明年國產算力的投資機會。國產算力端,國產算力產能瓶頸即將突破,預計2026年國產芯片將迎來放量。海外算力端,OpenAI等海外AI大廠商業化加速,推動AI應用的廣泛落地,算力硬件需求維持高景氣。
券商板塊異動
券商板塊盤中發力上揚,東興證券、湘財股份盤中沖擊漲停,收盤分別上漲6.6%、5.5%;此外,興業證券、華泰證券、信達證券漲約3%。
中航證券認為,伴隨資本市場擴容與交投活躍度提升,券商板塊正迎來重要的戰略配置機遇。當前A股市值已突破100萬億元,為券商各業務線打開了廣闊的長期成長空間。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場日均成交額同比大幅增長,疊加兩融余額持續攀升并創下新高,共同強化了券商板塊的業績確定性。市場活躍的勢能有望延續,為券商業績的持續增長提供堅實支撐。展望全年,資本市場預計將保持穩步向上趨勢,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有望增強,板塊具備估值修復潛力。在中長期資本市場向好趨勢明確的背景下,券商業務的深度與廣度預計將進一步拓展,業務結構和估值均具備中長期增長空間。
校對:盤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