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市場又將迎來超級央行周,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等主要央行都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市場預計,美聯儲和加拿大央行將降息25個基點,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按兵不動。
美聯儲料將降息25個基點,市場押注激進降息前景
美聯儲將于當地時間29日公布利率決議,市場普遍預計將降息25個基點,把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3.75%~4.00%區間,尤其是在近期美國通脹數據低于預期之后。
今年前八個月,美聯儲政策制定者曾一直保持按兵不動,以等待評估關稅及其他政策調整對經濟的影響。今年夏季招聘大幅放緩后,官員們于9月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在當月發布的點陣圖中,他們預測年底前還將再降息兩次。
眼下,盡管市場仍擔憂關稅可能加大通脹壓力,但近期美國勞動力市場顯現疲軟跡象,市場已完全計價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同時,由于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致多項經濟數據推遲發布,市場將關注周二公布的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此外,投資者還將重點關注美聯儲在決議后的措辭,以捕捉未來利率下調幅度與速度的信號。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美國高級經濟師崔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經濟正面臨一個悖論:勞動力市場顯露疲態,但GDP增長仍保持韌性。今年多重因素交織共同解釋了這種脫節現象,這些因素包括:關稅政策、“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財富積累不均、限制性移民政策以及人工智能熱潮。她說,“K型經濟”的概念頗具啟發性,即不同人口群體和產業之間的經濟表現顯著分化。
在她看來,樂觀情景是隨著美國明年上半年財政刺激措施(以更大規模退稅的形式)落地,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將得到改善,“K型”缺口將會收窄。其他上行風險包括人工智能引領下的生產力爆發和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復蘇。反之,雖然我們預計其勞動力市場將維持“低招聘、低解雇”模式,但裁員增加可能顯著削弱消費。此外金融市場的調整可能抑制財富效應,導致高端消費減少。“盡管近期因美國政府停擺導致數據有限,美國第三季度增長似乎依然強勁。但我們預計該國經濟增長將在年底放緩,隨后在明年初迎來周期性復蘇。”因此,她稱,“我們維持今年美聯儲還將再降息兩次的預測,并預計2026年上半年將再降息兩次,使最終利率降至3%~3.25%的區間。”
利率期貨市場目前也已幾乎完全消化了美聯儲本周降息25個基點、12月再降息一次、甚至明年3月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固收團隊負責人卡瓦達(Vishal Khanduja)表示:“目前的背景要讓市場放棄對接下來兩次會議總共降息50個基點的定價,將會非常困難,因為很難證明偏離市場預期的合理性。”
市場激進押注降息前景的同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未給市場預期“澆冷水”,但美聯儲內部對于降息前景確實存在分歧。包括圣路易斯聯儲主席穆薩萊姆、堪薩斯城聯儲主席施密德、明年將獲得FOMC投票權的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和費城聯儲新任主席保爾森在內的數位地區聯儲主席均已表達了類似觀點。9月公布的利率預測顯示,在美聯儲19位決策者中,有9人支持今年最多再降息一次,其中7人傾向于不再降息。這些官員們擔心通脹再次抬頭。
哈馬克本月公開表達了對服務業價格飆升的憂慮。數據顯示,非住房核心服務通脹已連續四個月同比漲幅超過3%。
保爾森本月在上任后的首次政策演講中也稱:“長期通脹預期的穩定性是貨幣政策可信度的關鍵試金石,因此完成使通脹率回歸2%的任務,對美聯儲而言至關重要。”
就連美聯儲鴿派理事沃勒,近期也因通脹強勁增長與勞動力市場疲軟之間的矛盾信號,呼吁謹慎降息。“兩者中必有一變。要么經濟增長放緩以匹配疲軟的勞動力市場,要么勞動力市場復蘇以匹配更強勁的經濟增長。”他稱,還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停擺期間官方數據的缺失,可能將使美聯儲官員的政策判斷難上加難。
日本央行料將按兵不動,但釋放鷹派信號
日本央行將于10月30日公布貨幣政策決議。知情人士本月稍早透露,日本央行官員認為,即使經濟正在朝著實現其價格目標方面發展,本周也沒有加息的緊迫性。但他們同時表示,最早在12月加息的條件正在形成。
此次會議將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后的首個會議。高市的就任加劇了植田和男以及其他日本央行官員做出決策的難度,他們需要尋找合適的時機,將借貸成本提高到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高市上任后并未對利率政策發表過評論,但她去年曾表示過加息是“愚蠢的”。同時,日本的通脹率一直居高不下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對美國和日本經濟的影響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最近日元的疲軟還恐帶來新一波通脹壓力。
在會議前的最后一次演講中,植田和男也并未努力扭轉市場預期,基本只是重申了日本央行的立場,即如果經濟前景實現,他們將加息。日本央行在去年7月加息一度引發日本股市創紀錄的三天下跌,此后學會了加大與金融市場溝通的力度。三菱UFJ研究與咨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小林信一郎(Shinichiro Kobayashi)表示:“在如此背景下,日本央行將保持觀望。雖然日本央行官員不會直截了當地說,但由于高市,他們現在不得不暫停。” 根據隔夜掉期市場定價,交易員在會議前四個工作日對加息的押注為10%。小林信一郎稱:“如果日本央行意外加息,將有引發市場震蕩的風險。”
事實上,與美聯儲分歧越來越大類似,在9月利率決議中,也已出現高田創和田村直樹兩位政策委員會委員反對維持利率不變決策的情況。他們提議將基準利率從0.5%上調至0.75%,認為通脹存在上行風險,需通過加息應對物價壓力。法巴銀行首席日本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Ryutaro Kono)稱:“此次會否出現更多委員反對按兵不動,也是本次會議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此外,許多日本央行觀察人士預計,該行可能會發出某種鷹派信號,以防止日元進一步走弱。本月稍早,日元對美元匯率創下八個月新低,又已跌破150美元的關鍵關口。
野村證券首席策略師Naka Matsuzawa表示:“盡管美日利差縮小,但日元幾乎沒有反彈的跡象,這表明日本央行可能已經落后于收益率曲線。因此,日本央行有必要暗示加息即將到來,且未來不僅僅有一次加息,而是會徹底恢復加息進程。”
與此同時,日本金融期貨協會和東京金融交易所數據顯示,日本散戶投資者本月將日元凈空頭頭寸規模從9月的1.62萬億日元降至1.06萬億日元(69億美元),為2024年11月以來最大調整。這表明,如果日本央行不發表鷹派評論來緩和日元疲軟,投資者也將感到失望。
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將如何決策
歐洲央行也將于10月30日公布貨幣政策決議,市場預計歐央行將按兵不動。不僅本次會議,在通脹小幅反彈與歐元走強的雙重影響下,多位歐央行官員已排除進一步降息可能。盡管9月通脹率從8月的2.0%小幅回升至2.2%,但歐洲央行9月會議紀要稱,其政策“足夠穩健”,可以應對任何通脹沖擊。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9月30日也曾表示,歐元區對美國貿易政策的處理好于此前預期,通脹風險“得到了充分控制”。
同時,在增加財政支出,尤其是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增加財政支出的預期中,歐元區增長前景也保持穩定。上周五最新公布的歐元區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為52.2,高于9月的51.2,遠超市場預期的51,升至2024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該數據已連續第十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上述調查預測,受訪者預計歐元區經濟今年、明年和2027年將分別增長1.2%、1.1%和1.4%。
一份10月15日~22日的調查顯示,市場人士也預計,隨著通脹率保持在2%左右,經濟穩步發展,歐洲央行在2024年6月~2025年6月整體降息200個基點后,此次將連續第三次將利率保持在2.00%不變。近72%(88人中有63人)預計,歐洲央行今年都將保持存款利率不變,57%(79人中有45人)甚至預計到明年年底都將維持目前利率水平,也就是本輪降息周期基本結束。
先鋒集團的高級經濟學家瑞特薩薩(Shaan Raithathatha)表示:“歐洲最近經濟活動不再疲軟,通脹數據可控,關閉了歐洲央行再次‘降息’的窗口,預計政策利率直到2026年底,都將保持在2.00%。”
加拿大央行將于10月29日公布貨幣政策決議,市場預計在通脹回升與經濟增長放緩并存的背景下,該行將連續第二次降息25個基點至2.25%,以應對美國關稅威脅下的疲弱經濟。
加拿大9月通脹數據顯示整體CPI同比上升2.4%,超出市場預期的2.3%,核心通脹指標(剔除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因素)也普遍走高。但加拿大經濟面臨的多重壓力,包括失業率維持在7.1%的頑固高位,企業投資與招聘意愿低迷等。受美國關稅言論引發的避險情緒波及,加拿大上季度GDP年化收縮1.6%,出口領域首當其沖,鋼鐵、鋁材和汽車等關鍵品類出口承壓。為此,截至上月,加拿大央行已累計降息250個基點。
雖然本周降息基本板上釘釘,但部分經濟學家對該行進一步降息前景保持謹慎。調查顯示,21位受訪市場人士中大部分預測,本次降息后,隔夜利率直到明年年底都將維持在2.25%,恰好觸及加拿大央行中性區間下限,既不刺激也不抑制活動。只有少數受訪者押注利率將進一步降低至2%以下,理由是通脹黏性與財政支持的潛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