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稱《工作方案》)印發。其中提到了未來兩年推動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重點任務,并設置了電力裝備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年均營收增速7%左右、龍頭企業年均營收增速10%左右等目標。
新型電力系統對電力裝備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發、輸、變、配、用”各個環節都面臨裝備升級與新增需求。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正投向市場。
與此同時,電力裝備企業正依托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擴大影響力。在國內,沙戈荒大基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重大水電及核電開發、煤電改造等項目齊頭并進,為企業提供堅實后盾;在海外,東南亞與南亞地區以及中東、北非等區域電力需求旺盛,電力出海成為裝備企業新增長極。
時報財經圖庫/供圖
支撐新型電力系統
近年來,全球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進,中國也正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但是,因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特征是新能源占比高,導致電力系統面臨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增強等新的挑戰。
在永福股份相關人士看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僅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路徑,更是一場深刻的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它正在為整個電力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對相關企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了應對上述挑戰,整個電力產業鏈都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以電力裝備制造企業為例,“發、輸、變、配、用”各個環節都面臨裝備升級與新增需求,其中,高效光伏組件等新能源側發電設備、儲能等系統調節與支撐性設備以及輸配電側智能化設備需求旺盛。
“新型電力系統對電力裝備的性能、可靠性、智能化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企業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迭代。”晶澳科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家推動新能源裝機目標和“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建設加速,高效光伏組件需求也將進一步擴大。
該負責人認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涉及多個領域和環節,需要加強協同合作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新能源出力與負荷動態平衡需求提升,推動“光儲一體化”成為標準模式,儲能配套需求顯著增加,光儲協同成為核心路徑,實現多能互補和協同優化。
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正投向市場。
三一重能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近期推出SI-242超大葉輪系列風電機組,功率橫跨5.6MW—12.5MW,葉輪直徑242米,打破傳統機型對風資源條件的限制,無論是面對低于4.5m/s的超低風速,還是25m/s的高風速,SI-242系列均“游刃有余”,可承受的極限風速高達63m/s ,真正實現了從超低風速、中風速到高風速的全場域精準覆蓋。
晶澳科技的理念是技術創新最終應落腳于產業價值提升。當前,公司TOPCon組件轉換效率已達25.5%,功率可提升至700W+,此外,還在BC電池、鈣鈦礦電池以及鈉電工商業儲能產品等領域展開布局?;谶@些儲備,公司針對沙戈荒惡劣環境的“漠藍”組件已實現量產,可提升全生命周期發電收益;BlueGalaxy4.0儲能系統接入AI模型,并進行本地化部署,開啟大容量儲能經濟性新時代。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也離不開電力設計及電力能源綜合服務企業的支撐。永福股份深耕電力能源行業三十余年,為客戶提供先進的零碳電力解決方案和產品,是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深度參與者。
永福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首先是新型電力系統意味著系統集成和數智化轉型,需要具備多能互補、虛擬電廠、微電網等復雜化、多元化綜合能源系統的設計能力。其次是電網數字化平臺、調度與控制軟件、電站智能運維服務等數字化與智能化解決方案能力。因此,擁有覆蓋“源—網—荷—儲—智”的零碳系統性服務能力的企業能夠更好適配豐富多元的電力系統應用場景,提供先進的零碳電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瞄準重大工程項目
《工作方案》的舉措之一是依托能源領域重大工程項目,穩定電力裝備需求。其中不僅涉及陸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還囊括了新一代煤電改造、重大水電建設以及沿海核電項目開發等內容。
三一重能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將積極關注以大代小、老舊風場改造、西北風電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海上風電能源基地建設等重大項目。“這些項目為風電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與廣闊的市場空間,各項政策將進一步釋放風能資源、提高國內風機裝機容量,推動國內風電行業長期持續發展?!?/p>
晶澳科技負責人則表示,公司DeepBlue5.0系列超高性能組件等產品能夠為這些大型光伏基地提供高效、可靠的光伏組件支持,滿足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的需求。此外,針對海上風電與光伏等其他能源形式的融合項目,如海上漂浮式光伏電站等,公司也將利用光伏技術和產品優勢,積極參與海上風電基地的配套光伏項目建設。
《工作方案》提出,要優化全國電力系統設計,核準建設一批重點電力互濟工程。在永福股份相關人士看來,《工作方案》所依托的能源重大項目,其背后的邏輯是系統性、協同性的;未來的電力系統建設不再是各個能源形式的單打獨斗,而是強調“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協同規劃、設計和運營。
永福股份認為,未來幾年,國內電力系統建設將呈現“兩端發力、系統重構、靈活調節”的總體特征,重點集中在新能源大基地建設、跨區域特高壓輸電通道、配電網升級改造、儲能規?;瘧谩⒚弘娤到y性改造以及水電的深度開發等領域。
永福股份相關人士表示,作為主力清潔能源,風電建設側重于大型化、基地化、深遠?;?,陸上風電將集中在“三北”地區,與大基地綁定,海上風電向深遠海、規?;⒓夯l展;光伏側重于多樣化、融合化、高效率,其中,大基地主要在沙戈荒集中布置,分布式主要在東部負荷中心。
此外,水電的核心定位為穩定清潔基荷與靈活調節,其建設思路基于大庫容、強調節、生態友好的考慮。其中,新建項目聚焦于調節性能好的大型電站,存量項目著力于增容改造和靈活性優化,提升調峰價值。至于儲能,其核心定位是系統關鍵支撐,其中,新型儲能強調安全性、循環壽命和經濟性,在電源側側重于“一體化”,在電網側側重于“共享化”,在用戶側側重于“精細化”。
與此同時,傳統煤電依然發揮著安全兜底與靈活調節的重要作用。未來,煤電將聚焦于“三改聯動”、延壽服務、定位轉型。其中,靈活性改造是核心,目標是實現機組在20%—30%負荷下穩定運行,快速啟停。
擴大國際影響力
近年來,出海是各行各業的關鍵詞?!豆ぷ鞣桨浮穼ⅰ胺e極開拓國際市場”列為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的關鍵舉措之一。
“中國在特高壓、新能源、電網建設等方面已具備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經驗。相關企業應抓住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將先進的技術、裝備和標準推向全球。”永福股份相關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電力裝備企業既有強大的產能與技術優勢,也有國家戰略的強力支持,國際化應成為企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及牢牢抓住的重大發展機遇。
三一重能負責人介紹,在新興市場,新能源電力需求迅猛增長,中國風電企業在價格、成本、產業鏈、交付及產品性能等方面具有顯著的綜合競爭優勢,目標市場訂單快速增長。在以歐洲為代表的高端市場,中國風電企業正逐步適應競爭環境和嚴格的綠色標準,訂單獲取能力逐步提升。
晶澳科技在阿曼擬投資建設年產6GW高效太陽能電池和3GW高功率太陽能組件項目,還在埃及與當地企業合作建設太陽能工廠?!斑@些海外產能布局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地需求,降低貿易壁壘影響,提高市場競爭力?!惫矩撠熑私榻B,除了海外自建產能,發電企業在海外開展電力項目投資和建設時,會帶動相關電力的出口,晶澳科技與發電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共同參與海外項目。
據介紹,永福股份國際化業務始于2010年,一直是戰略重點之一。永福股份正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重點布局印尼、菲律賓、孟加拉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以及澳大利亞、韓國等市場。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場的落地訂單與跟蹤訂單儲備充足,為未來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然,電力出海也面臨地緣政治與大國博弈、商業環境和商業習慣差異、融資與債務風險等挑戰。
三一重能負責人建議進一步優化國際市場拓展環境,推動風電裝備的碳足跡核算標準與國際互認,引領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此外,應創新海外融資模式,通過專項貸款、綠色債券等工具,為海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并降低融資成本;可考慮保險基金等方式,提升中國風電企業出海應對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