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年報分紅進入密集實施期,現金紅包到賬率正不斷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A股已有超600家上市公司合計超3000億元的半年度現金紅包發放到位,且目前還有超3000億元分紅在途。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報分紅尚未全部到賬,多家上市公司已劇透三季報分紅預案,一年多次分紅蔚然成風。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是資本市場從重融資向重回報生態重構的關鍵轉折。一年多次分紅不僅提升了市場對中長期資金的吸引力,更推動了“融資—發展—回報—再融資”良性循環的形成。
半年度分紅密集落地
當下,A股上市公司半年度分紅正密集落地。按此前披露,僅10月24日,便有中國平安、中國聯通、大秦鐵路等3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現金分紅正式到賬。
近期真金白銀接連發放到投資者賬戶背后是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規模再創新高。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半年度現金分紅方案,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達6497億元,分紅公司整體股利支付率達31.97%,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如果僅看半年度分紅數據,以滬市為例,截至目前,滬市已有超400家公司發布半年報利潤分配方案,合計金額超過5600億元,家數、總額均創下歷史新高。
從企業性質來看,央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10余家公司半年度分紅超百億元,例如中國移動、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電信等。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現金紅包已經派送,對應金額分別達到541億元、166億元;“三桶油”高額分紅悉數到賬,合計分紅金額超820億元。
從每股分紅比例看,在已經實施的半年度利潤分配中,吉比特、碩世生物、東鵬飲料等20多家公司的每股分紅水平在1元以上,其中吉比特分紅水平更是達到每股6.6元。
萬聯證券分析師宮慧菁表示,結合一季報及半年報看,2025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分紅力度繼續加大,實施或宣告中期利潤分配金額延續增長勢頭,多個行業分紅金額同比增長,部分行業分紅增長幅度超100%。隨著上市公司更加重視投資者回報,預計將推動市場生態改善,向投資者傳遞積極的信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更多現金紅包在路上
目前,尚有超3000億元半年度紅包暫未派發。銀行、煤炭、電力等一大批擁有高分紅傳統的企業,其實施工作正在推進中。例如,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將派發超2000億元的現金紅包。
與此同時,三季報分紅窗口已悄然開啟。根據Wind統計,截至10月23日發稿,超3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三季報利潤分配方案,計劃派現共計超40億元。其中,聯科科技于10月24日派息,每10股派現3元,合計派發金額0.64億元。
實際上,一年多次分紅已成為新風向。今年以來,藥明康德、中國中車、工業富聯等龍頭公司便加入一年多次分紅隊伍,宣布將首次實施中期分紅。
相關上市公司的慷慨也讓股息率變得更有吸引力。近期,包括煤炭、銀行等在內的一批高股息公司被市場關注。統計顯示,以滬市為例,按照近12個月股息率計算,滬市200多家公司股息率超過3%,其中70余家公司超過5%。已經實施半年報分紅的公司平均股息率為2.52%,其中90余家公司股息率超過3%。
多家公司發布中長期分紅規劃
近年來,上市公司主動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明顯增強。9月22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稱,近5年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回購派發“紅包”合計10.6萬億元,較“十三五”期間增長超8成,相當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資金額的2.07倍。
展望未來,多家上市公司作出長期規劃,發布了2025年至2027年股東回報規劃,主動向投資者傳遞對未來盈利能力和回報水平的信心。例如,10月23日晚,精工鋼構公告稱,公司計劃在2025年度至2027年度,每一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度歸母凈利潤的70%,或分紅金額不低于4億元(含稅)的孰高值。
A股市場持續穩定的分紅也為紅利資產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度。暢力資產董事長、投資總監寶曉輝認為,紅利資產從來不是“炒題材的短線股票”,投資者更應將其理解為“能持續下蛋的母雞”——真正有價值的是“每年穩定的分紅”,而非“母雞本身在某些階段被炒高的價格”。因此,真正的紅利投資,應更多關注其每年的分紅水平,而非過度看重每年可能的股價漲幅。若以“賺慢錢、獲取分紅”的投資心態布局紅利資產,那么驅動A股紅利資產走強的長期邏輯,預計將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