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募機構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定增)的熱情持續攀升。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按定增上市日統計),年內共有37家公募機構參與74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覆蓋電子、醫藥等18個行業,認購總額達302.9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35.73億元增長28.50%。按10月22日收盤價計算,目前公募機構參與定增的浮動盈利金額已達108.45億元,展現出可觀的收益潛力。
具體來看,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吸引力顯著。數據顯示,年內有59家公司的定增項目獲公募機構認購超1億元,其中6家公司獲配金額超10億元。例如,百利天恒定增項目成為“人氣王”,共有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等11家公募機構合計認購25.56億元;AI概念股寒武紀緊隨其后,博時基金、嘉實基金等8家公募機構合計對其定增項目認購25.25億元。此外,昊華科技、愛旭股份、盛美上海和芯原股份等4家公司的定增項目獲機構認購總額也均超10億元。
從行業分布看,電子與醫藥生物等行業受到公募機構的青睞。在電子行業的定增個股中,寒武紀、盛美上海、芯原股份等10余只個股獲得公募機構認購,總額達89.86億元;醫藥生物行業則有百利天恒、迪哲醫藥等6只個股獲青睞,公募機構認購總額為45.18億元。此外,電力設備、基礎化工和有色金屬行業的公募機構認購總額也均超10億元。
在參與定增的37家公募機構中,有27家機構年內認購總額均超1億元,其中5家超10億元。諾德基金以88.96億元的認購總額居首,其參與到70家公司的定增項目中;財通基金緊隨其后,認購總額為84.63億元,參與66家公司定增;易方達基金則以26.89億元的認購額位列第三,參與認購10家公司的定增。此外,廣發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年內認購總額也均超10億元。
對于年內公募機構參與定增熱情高漲,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總監孫珩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政策端、產業端與市場端形成合力。政策層面,一系列優化舉措落地,簡化流程、鼓勵配套融資,激活了定增市場供給;產業層面,半導體、AI、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加速發展,同時,工業制造業的技術迭代與產能擴張需求旺盛,優質定增項目增多;市場層面,定增項目普遍漲幅顯著,定增的折價特性為公募機構提供了獲取超額收益的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公募機構積極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不僅反映其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捕捉,也折射出定增市場生態的優化。一方面,政策利好與產業升級推動優質項目供給增加;另一方面,公募機構的專業研究能力與資金規模優勢,使其在定增市場中占據主動。隨著A股市場國際化與機構專業化程度提升,定增作為重要的再融資工具,其長期價值有望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