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貴州發布的《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造一批服務消費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服務業企業應用賦能。
服務消費人工智能(AI)大模型是基于海量數據與強大算力訓練的大模型,通過深度學習算法賦能不同場景下的服務消費,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洪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服務消費,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有效路徑之一,也是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當前服務消費的多個細分領域已率先擁抱人工智能。在文旅端,9月18日,陜西文旅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博觀”正式發布;在教育端,10月18日,“師元”教師大模型在重慶市正式發布;在醫療健康端,10月18日,百度健康在“2025致敬醫者盛典”活動上發布百度健康AI管家。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應用正為所在領域或行業帶來巨大改變。以文旅消費為例,AI大模型能助力景區實現游客流量分析、智能安防、應急響應等多維度管理,為游客生成個性化旅行方案,提供路線規劃、文創產品推薦等一站式服務,還能以沉浸式體驗增強游客的參與感。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服務消費中的應用拓展,是先進技術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范式革命,其核心在于通過數據驅動、算力支撐和算法優化來提升服務效能、重構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消費場景、加速釋放服務價值。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伴隨AI技術加速向服務業的細分領域滲透,今后,服務消費有望迎來更多人工智能大模型,餐飲住宿、養老托育等傳統行業的消費潛能將進一步釋放。
數字經濟時代,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隨著消費核心需求的轉換,服務消費占比迅速提升,廣大消費者對健康、教育、旅游、文化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不斷增長。其中,數字服務消費是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擴大消費增量的重要抓手。
2024年4月份,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的通知》,強調“創新數字服務消費場景”。今年9月份,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拓展數字服務消費”。一系列政策舉措的推出凸顯了數字服務消費的重要性。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服務消費是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支撐,通過線上或者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提供服務的消費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消費深度融合,是拓展數字服務消費的具體路徑之一。
談及數字服務消費的長遠發展,付一夫進一步分析稱,今后,主管部門、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應繼續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清除數據流通壁壘,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服務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建設,創新數字服務供給;培育數字服務消費品牌,進一步優化服務質量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