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三季報陸續披露,包括高毅資產、睿郡資產、聚鳴投資在內的知名私募調倉換股動作逐步曝光。私募大佬鄧曉峰此前重倉紫金礦業,三季度收獲頗豐;馮柳大幅減持此前的重倉股海康威視。私募在積極調整倉位、兌現收益的同時,也在景氣度與確定性更高的領域尋找新的投資主線。展望后市,機構表示,更多企業的業績回升將為基本面選股提供更大空間,將持續挖掘結構性機會。
私募大佬重倉有色收獲頗豐
紫金礦業近幾年一直是高毅資產鄧曉峰的第一大重倉股。自2019年三季度末,其管理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和中信信托銳進43期高毅曉峰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首次進入紫金礦業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倉約3.09億股。隨后其多個季度持續加倉,另有不同產品出現在前十大股東之列,最多曾合計持有紫金礦業超9億股,合計持倉市值超70億元。2023年起,鄧曉峰開始陸續減持紫金礦業,減持動作一直持續到2024年三季度。2025年一、二季度又轉為增持。
紫金礦業2025年三季報顯示,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三季度減持紫金礦業約1860萬股,三季度末仍持有1.8億股,期末持倉市值約53億元,位列公司第九大股東。外貿信托-高毅曉峰鴻遠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則退出了紫金礦業前十大股東之列,增減持情況不詳。三季度,紫金礦業漲幅超過50%,僅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的持倉就浮盈約15億元,此次部分減倉或基于獲利了結的目的。
公告還顯示,紫金礦業于2025年9月30日成功將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募資總額約287億港元。本次發行獲得全球投資者熱烈追捧,實現大幅超額認購,并成功引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高瓴、貝萊德、施羅德、高毅資產、富達國際、景林、柏基、瑞銀、太平洋保險、泰康等26家全球頂級投資機構作為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股份占基礎發行規模的50%。
私募押注電子板塊
同屬高毅資產的私募大佬馮柳,其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三季度大幅減持了其第一大重倉股海康威視,減持數量5800萬股,三季度末仍持有2.8億股,期末持倉市值達88.26億元,位列公司第四大股東。
自2020年三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首次進入海康威視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后就持續重倉該公司。不過近一年則持續減持,這已是馮柳連續第四個季度減持海康威視。近日海康威視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馮柳仍現身該公司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三季度,海康威視上漲超過13%。
知名私募睿郡資產旗下的睿郡有孚1號、3號和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三季度均新進成為電子元器件公司揚杰科技的前十大股東,分別位列公司第六、第七和第十大股東,合計持有超1000萬股,期末持倉市值7.62億元。三季度,揚杰科技上漲近35%,目前市值超過400億元。
此外,百億級私募聚鳴投資旗下產品聚鳴匠傳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聚鳴景宏電子科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三季度買入電子設備公司達瑞電子,合計持有321.16萬股,期末持倉市值2.34億元。三季度,該公司漲幅達46%。
除了從上市公司三季報獲取的調倉動向折射出私募機構對電子行業的關注外,私募機構的最新觀點也表明了這一現象。知名私募淡水泉投資在近期的月報中就表示,9月的組合操作上,公司在一些持倉標的大幅上漲后,適時兌現部分獲利,鎖定收益,同時優化了組合結構,增配了景氣度與上行確定性更高的電子板塊頭部企業,以及基本面趨勢強勁、具備研發與成本優勢的優質醫藥領域公司。
持續挖掘結構性機會
展望后市,淡水泉投資表示,盡管近期指數出現一定震蕩,但總體反映的是局部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后的良性修正。從流動性結構來看,當前A股的增量資金仍由機構主導,個人投資者對股票資產的配置需求尚未充分釋放,海外資金對A股的參與度有所回升,不過整體仍屬低配,充裕的流動性環境短期內不會改變,這也是市場穩健運行的基礎和支撐。從經濟基本面上看,“反內卷”措施的實施,已帶動PPI數據降幅收窄,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環比增速隨之出現明顯改善。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深入,PPI數據有望觸底回升,進而帶來更多企業的業績回升,為基本面選股提供更大空間。
清和泉資本認為,目前來看,市場有一定程度的結構性估值偏高問題,將不斷調整配置以控制組合的估值水平。仍然看好AI應用、上游資源和具備出海競爭優勢的公司,另外對于產能接近出清的低位順周期行業也值得重點挖掘。
望正資產表示,對于組合的構建,仍然維持此前核心(優質藍籌)+衛星(創新成長)的布局思路:第一是堅持以企業經營質量為綱,自下而上持有一些明顯低估的優質公司,主要分布在互聯網、電子、汽車等行業;第二是關注高景氣、持續兌現業績的創新成長方向,產品和商業模式成熟、收入利潤進入快速增長通道的行業,包括AI算力、AI應用、智能駕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