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9月份全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數據。根據國家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臺數據,截至2025年9月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槍)總數達到1806.3萬個,同比增長54.5%。
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軍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電動車充電設施快速增長直接反映了產業鏈上市公司的景氣度。未來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業鏈上市公司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未來兩年將新增
約千萬個充電設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提供超3億千瓦的公共充電容量,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
《行動方案》出臺后,多家機構認為,相關政策將為產業鏈帶來利好。中信證券研報分析,根據《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未來兩年將新增充電設施1000萬個左右。這將為充電基礎設施需求提供支撐。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行動方案》從頂層設計上為充電樁產業發展鋪平道路,有望帶動充電樁需求釋放,預計充電樁企業、充電模塊企業、運營企業將隨行業高質量發展獲得業績增量。
產業鏈上市公司
加速布局
當前,多家充電設施產業鏈上市公司已形成從核心部件、整機制造到運營服務的完整閉環,并加速技術創新與突破,為搶抓市場紅利做好準備。
金杯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行動方案》將顯著拉動交流、直流及液冷充電樁電纜的市場需求,我公司衡陽基地生產上述產品,目前處于市場快速開拓階段。未來,我公司將持續推進高壓平臺車型所需扁電磁線核心技術的研發,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性技術支撐。”
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智能控制技術”核心優勢,在充電站運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公司目前已在湖南布局了200多座充電站(5000多根充電樁),其中重卡站20多座;充電平臺注冊用戶超60萬戶,日均充電量超50萬度。”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我公司充電樁運營采用云平臺集中部署模式,支持多級管理和權限設置,可實現車、樁、位一體化云端管理。平臺功能覆蓋運營管理、支付結算、數據分析、能效管理,能對多個網點進行分層管理、經營優化等。”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發布了在充電設施領域的相關進展。龍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目前建成并投入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19座,配套117臺直流充電樁,68臺交流充電樁,合計功率14576KW。四川英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已與啟源芯動力簽訂合作協議并完成兆瓦級充電堆首次交付,訂單量將根據雙方業務推進情況逐步釋放。深圳市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大功率液冷充電槍已實現量產,并將進一步完善液冷、風冷等大電流充電槍產品序列,持續鞏固直流充電槍的市場領先地位。
當前,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正加速推動充電樁行業向縱深發展。詹軍豪認為:“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已實現從設備制造商到能源服務商的轉型,未來在儲能、微電網等領域的價值有望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