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米SU7車禍起火,ESG公司治理評級“墊底”
近日,小米負面輿情接連引爆市場關注。一輛小米SU7在成都街頭失控撞擊后迅速起火,由于車門無法從外部打開,施救的路人只能看著汽車燃爆。從產品品控問題引發消費者爭議,到營銷話術被指涉嫌“擦邊”引發合規討論,再到法務團隊高調發布律師函、對自媒體博主提起訴訟,一系列事件持續吸引輿論聚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小米集團MSCI ESG評級后發現,在MSCI ESG體系中,小米的評級從2019年至2023年9月維持在“B”級,隨后其ESG評級雖然上升至“BB”和“BBB”級,但在46家科技業同行中,小米集團的治理總評分排名為第40位。
據MSCI發布的《ESG評級方法論》,MSCI僅根據ESG爭議事件的嚴重程度,來確定對議題管理得分進行相應扣分的數值。MSCI對ESG爭議事件的嚴重程度主要從兩個維度進行評估,一是傷害性質,二是影響規模。類似地,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曾對特斯拉打出了28.8分,屬于中等風險。其評分報告指出,影響特斯拉ESG風險評級的主要爭議事件,集中在公司治理和勞資關系兩個方面。
舍得酒業ESG報告涉嫌“漂綠”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舍得酒業從2023年披露首個年度ESG報告以來,至今連續披露三個年度ESG報告,部分內容涉嫌“漂綠”,掩蓋矛盾,回避風險,自我粉飾美化。
這些投訴材料稱,舍得酒業從2022年開始啟動耗費巨資的企業擴張項目,遭到當地部分村民反對,特別是計劃投資30億元、占地740余畝的子項目黃沙及永和智能釀造區的征地拆遷工作,引發風波不斷,一度矛盾尖銳對立,導致激烈沖突,至今余波未平。這些對當地部分村民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的矛盾對立事件,卻在舍得酒業連續三年的年度ESG報告中蹤影全無,只字不提。
投訴材料還稱,ESG報告被稱為企業“第二財報”,本質上是信息披露的載體,應當遵循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對于企業擴張引發的群眾安置補償矛盾甚至風波,舍得酒業在ESG報告里不僅只字不提,還用“積極解決”“關注解決”等表述掩蓋矛盾。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中國技術方案結碩果,賦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發展
近日,“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以“聚力融金,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凝聚全球綠色發展共識,推動綠色投融資與綠色轉型深度融合。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會上表示,綠色低碳轉型是時代潮流,也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孫金龍表示,在埃及,中國企業承建的中央商務區項目,在項目規劃、建筑設計、施工等環節采取了多項節能環保措施,投入使用后將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第一座凈零碳大樓。中國技術、中國方案正在不斷轉化為行動和成果,為共建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孫金龍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均將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聯合31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與43個國家、170余家中外合作伙伴,共同發起并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持續打造政策對話和溝通平臺、環境知識和信息平臺、綠色技術交流與轉讓平臺,綠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澳葡萄酒人才交流項目第二期正式啟動
為深化中澳葡萄酒產業領域的務實合作,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與技術文化交融,近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協會主辦,富邑葡萄酒集團聯合協辦的 “中澳葡萄酒人才交流項目” (澳方赴華交流)正式啟動。該項目通過搭建高水平專業人才交流平臺,聚焦葡萄酒種植培育、釀造技術創新、產業可持續發展及文化傳播推廣等核心領域,持續推動兩國產業深度融合,為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筑牢人才與合作根基。
富邑葡萄酒集團首席供應鏈與可持續發展官Kerrin Petty表示,富邑葡萄酒集團始終將跨國產區合作與行業人才培養作為發展重點。中澳葡萄酒人才交流項目為兩國產業搭建了寶貴的對話橋梁,我們期待與中國葡萄酒行業伙伴緊密協作,共同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釀酒人才,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舉辦“價值塑造 洞察趨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ESG戰略論壇
近日,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聯合北京分行舉辦“價值塑造 洞察趨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ESG戰略論壇。本次論壇是投資銀行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實踐,投資銀行部依托工商銀行ESG領域豐富實踐經驗與專業顧問服務能力,創設ESG顧問服務體系,打造ESG顧問服務平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進程。
據悉,中國工商銀行在2024年11月發布“ESG顧問服務體系”。工商銀行憑借自身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的豐富實踐經驗,以覆蓋148條產業鏈的專業研究能力和20余年顧問服務實踐為基礎,以領先的渠道優勢和數據積累為支撐,創設ESG顧問五維服務體系,涵蓋ESG戰略規劃、落地實施、信息披露、評級優化、交易撮合等環節的咨詢服務需求,發布了覆蓋ESG全鏈條、全流程、全維度的顧問服務體系。
總投資1.87億元,紡織行業首座“碳中和工廠”達產達效
10月18日,江蘇大生集團“4.5萬錠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舉辦投產儀式,正式發布《碳中和工廠實施計劃》并承諾于2027年前正式達成碳中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17年提出“2050年實現零碳產業”愿景以來,持續推動企業碳管理能力建設。2023年,《紡織行業碳中和工廠創建和評價技術規范》正式發布。2024年5月,大生集團成為首批碳中和工廠試點企業之一,并于9月啟動相關改造工程。
據悉,“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總投資1.87億元,產能擴增50%,可年產零碳紗線6120噸,以“低碳+智能”為核心構建了“三支柱碳中和解決方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孫瑞哲在會上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篇的關鍵之年,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進入關鍵階段。要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加快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為行業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經驗,帶動產業整體升級。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ESG相關報告披露基本實現全覆蓋
10月17日,截至2025年7月,379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已發布了2024年的ESG相關報告,披露率基本實現全覆蓋,有超過17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參考了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前述數據是日前舉行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課題發布會上披露的信息。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衣學東表示,2024年以來我國ESG發展邁入黃金期,頂層政策框架持續完善。在此背景下,國資委研究中心近三年持續深耕ESG領域,從信披研究到評價體系構建形成完整研究體系。未來,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完善ESG信息披露評價標準,構建兼具國際接軌性與中國特色的評級體系,打造央企ESG指數體系,推動功能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
第八屆西門子愛綠教育計劃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年度獲獎名單揭曉
10月17日,2025年第八屆西門子愛綠教育計劃—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年度獲獎名單揭曉。2025年,愛綠大學生項目共吸引來自全國165所高校495支大學生團隊參與申報,優選來自51所高校的50支團隊立項。在這個盛夏,大學生志愿者的足跡遍布全國24個省級行政區62個地區的77個實踐地,為10萬余名鄉村學生和教師帶去1,241“愛綠”課時的溫度、337場AI與無礙共融活動的創意。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歐陽波表示:“這個項目不僅幫助大學生提升了社會責任感,給鄉村孩子帶去了知識和希望,也讓我們的員工感受到參與公益的幸福感,這是多方共贏的最大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