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周,債市出現修復行情,各主要債券收益率有所下行。與之對應,權益市場上周波動明顯,尤其是A股市場上周回調較深,成為債市行情修復的又一推手。
然而,業內對于當下的債市修復空間仍持有謹慎的態度,認為目前擾動債市的因素還有許多,債市接下來仍以震蕩的形式發展,需要應對避險情緒變化帶來的影響。
不少分析依然偏謹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周,債市出現修復行情,中證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由1.85%下行至1.82%;10年期國開債與國債利差由18.5bp下行至16.54bp。
不僅是國債品種,信用債方面,中證5年期企業債到期收益率(AAA)由2.16%下行至2.1%;5年期企業債(AAA)與國債利差由54.95bp下行至51.44bp。
與之對應的是權益市場的回調明顯,特別是A股方面,上周各大指數跌幅明顯,也使得一部分避險資金選擇債市避險,進一步推升了債市的修復行情。
從基金表現來看,上周純債型基金出現了業績修復,相較于連續數周均值低于0.01%的情況,上周中長期純債基金、短債基金的業績均值均有不錯的提升。Wind統計顯示,前者的均值上周錄得0.17%,后者錄得0.07%。
頭部業績產品的統計當中,華泰保興尊益利率債6個月A上周上漲1.68%,是純債基金當中業績最好的一只,總體統計顯示,有10只純債基金的單周業績在1%以上。這樣的單只基金周收益統計情況在過去數周很少出現。
不過,對于接下來的債市展望,不少分析依然偏謹慎。諾安基金分析指出,四季度的經濟數據可能會有收斂,一是因為去年基數較高,二是高頻數據顯示內需和地產有弱化趨勢,需要增量政策刺激。
此外,貿易摩擦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尾部風險有所增加,基本面對債券的有利因素在積累。但機構行為方面,公募銷售新規帶來的影響可能還沒被充分定價。因此策略上,中短端杠桿套息為主、利率債波段操作的確定性更高。
債基紛紛提升凈值精度
相比于債市的短期修復,資金的動向更有參考意義。從基金表現來看,近期的債基贖回壓力依然不小,許多基金都在提升凈值精度應對沖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圓信永豐豐和中短債C、華泰紫金智盈E等多只債基都在發布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反映出部分產品正面臨一定的流動性管理壓力。10月以來已有東興基金、宏利基金等10余家基金公司先后披露旗下債券型產品遭遇大額贖回,相關提升凈值精度的公告數量已超20條。
有分析指出,受三季度債券市場調整影響,機構投資者基于自身資產配置調整需求,部分債券型產品出現階段性資金流出,這屬于市場環境下的正常流動性管理行為。目前“股債蹺蹺板”效應仍在,導致新增資金進入股市的概率可能遠大于進入債市,加上公募改革的贖回新規約束,負債端面臨一定贖回壓力且短期內可能無法明顯緩解。
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分析指出,近期債市出現修復行情,影響因素包括經貿摩擦和通脹讀數。展望四季度債市表現,修復行情取決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配方,貨幣政策方面仍有增量措施值得期待。當前債券收益率上行風險有限,債市修復行情仍有延續的基礎。
其進一步分析指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投放,信用違約事件的發生頻率,經濟增長、通脹等數據以及海外風險事件等均是目前擾動債市的風險因素,應該結合相關因素及市場避險情緒的變化調整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