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策略正受到越來越多私募機構的關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宏觀策略平均收益率為24.54%,尤其是8月、9月表現尤為突出。記者了解到,固收、主動權益、量化等不同背景的私募機構,積極布局宏觀策略,以實現收益來源的多元化,為投資者提供更穩健的產品。
受訪私募表示,宏觀策略是國際對沖基金的一類重要策略,目前國內私募的宏觀策略尚屬藍海市場,有著較大發展空間。今年是宏觀大年,受益于權益和商品貴金屬的牛市,大多數宏觀管理人收益頗豐,但也不可大意,需要思考如何在市場波動時為客戶保住大部分勝利果實。
今年宏觀策略業績表現突出,不同背景的私募殺入該賽道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有業績記錄的272只宏觀策略產品前三季度累計平均收益率為24.54%,其中252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占比為92.65%。單月收益方面,除了1月份平均收益率為負以外,其余月份均實現正收益,尤其是8月、9月,平均收益率分別為5.18%、4.70%,明顯高于其他月份。
記者了解到,固收、主動權益、量化等不同背景出身的私募機構,都在積極布局宏觀策略,發行相關產品。
“當前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走低,在低利率環境下,信用利差和期限交易空間存在收窄趨勢,純債類策略的收益彈性可能偏弱。而宏觀策略在全球范圍的股、債、商等多資產中進行靈活配置,單一市場機會匱乏時,可以從其他資產的輪動與波動中捕捉收益。”利位基金稱,公司長期研究宏觀經濟和多資產配置策略,積累了分析模型和配置方法,拓展宏觀多資產策略是在當前環境下風險可控、提升回報的必然選擇。
明世伙伴基金總經理鄭曉秋認為,宏觀策略比較適合近幾年的市場環境,在國際和國內宏觀環境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單一資產或策略的波動性較大,通過提供一類宏觀多資產配置的產品,能滿足客戶的中低波、絕對收益需求、提升客戶持有體驗。“國內私募的宏觀策略尚屬藍海市場,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無論是策略規模、競爭強度,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無量資本表示,過往幾年,境內外市場單一資產波動較大,投資者受傷嚴重,需要能夠提供可持續收益的穩健型產品,而宏觀量化多資產多策略產品,通過分散投資、疊加底層量化增強,能在絕大多數市場實現較為穩健的收益,“現在投資者在關注收益的同時,也關注回撤的控制,我們相信這類產品會是未來資管公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私募構建多元化宏觀模型
不同背景的私募基于自身投研基因,構建了各具特色的宏觀分析框架與操作體系。
鄭曉秋表示,公司的宏觀策略將“系統化+主動管理”相結合,分析框架是自上而下的宏觀視角,包括宏觀經濟周期、央行流動性體系、投資者行為結構等維度。布局股、債、商三大類資產,具體標的以ETF、期貨等衍生品為主,主要考慮標的的高流動性(規模、換手率等)、與宏觀經濟相關性強、低交易成本等維度,目前不涉及信用債、個股等標的。
利位基金稱,公司的宏觀策略通過動態調整資產權重,實現風險均衡配置,降低單一資產波動影響。首先,以風險平價原則確定資產的基礎配置比例,主要收益來源為流動性超發;其次,通過風險預算模型對基礎配置進行修正,引入多因子模型,對影響大類資產的風險類因子(如經濟增長、通脹、匯率、流動性),還有特質因子(如AH股、美股、商品、境內外債券的影響因子),以及動量因素(時序和截面動量)進行優化求解,得到最終配置比例;最后,將各類資產的權重給到相應的基金經理,進行底層資產的超額收益挖掘。
無量資本表示,有別于傳統宏觀產品投資經理“自上而下預測市場”的做法,公司宏觀量化多資產多策略為“自下而上去應對市場”,因此受投資經理情緒驅動的因素較小。“我們的分析框架借鑒橋水全天候的模式,做股、債、商長期的風險相對平價,但短期會根據底層策略的表現情況,在一定范圍內暴露部分資產的敞口。目前主要投資A股、境內股指期貨、境外指數ETF、境內國債期貨、38個境內商品期貨品種等,盡量選取低相關性品種構建組合。”
看好權益、商品等資產投資機會
“今年受益于權益和商品貴金屬的牛市,大多數宏觀管理人收益頗豐,但也不可大意,我們認為未來6到12個月,需關注美聯儲的政策走勢,同時需要思考如何在市場波動時為客戶保住大部分勝利果實,尤其是要有底線思維,保證自己能夠在突發的市場大利空情況下活下來。”無量資本說,因此,在資產分散、策略多元化前提下,公司針對部分對組合影響較大的資產品種,會疊加一部分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盡量規避極端事件可能造成的潛在風險。
展望四季度,鄭曉秋認為,在美聯儲再度啟動降息周期背景下,權益、商品等偏風險類資產仍相對優于債券。“權益資產在經歷近半年快速上漲后,部分風格估值偏高,可能有一定的調整震蕩后再度上行;商品可能蘊含更多的機會,包括地緣風險維度、美聯儲降息周期的帶動、國內‘反內卷’的持續推進等,都值得布局;債券在經歷調整后,具有一定配置價值。另外,未來宏觀策略需要關注美聯儲降息節奏、貿易摩擦和AI科技革命進展等。”
利位基金表示,當前宏觀環境較為復雜,鑒于權益類估值水平偏高,依舊持謹慎樂觀態度,股市波動率可能加大。債券方面,在宏觀數據偏弱、流動性維持充裕的情況下,預計利率繼續上行空間不大,可以適當布局。商品方面,黃金能起到投資組合分散化工具作用,值得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