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華監管分局正式發布批復,同意農業銀行收購浙江永康農銀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并在此基礎上設立三家支行。這不僅是農業銀行年內第二次獲批推進“村改支”,更是繼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之后,年內第三家啟動旗下村鎮銀行“村改支”改革的國有大行。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農業銀行以主發起行身份參與“村改支”,既是大型銀行積極響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部署的具體實踐,也印證了大型銀行將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進程中承擔重要角色。
國有大行“村改支”
陣營再擴容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華監管分局發布《關于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浙江永康農銀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批復》,同意農業銀行收購浙江永康農銀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并設立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康金山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康胡庫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康后城街支行,全面承接浙江永康農銀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清產核資后的資產、負債、業務和員工。這是農業銀行年內第二次獲批推進“村改支”,此前9月份,該行已獲核準收購廈門同安農銀村鎮銀行,并將其設為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大同支行。
在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并非“村改支”的先行者。6月23日,工商銀行率先獲批收購重慶璧山工銀村鎮銀行,設立其為中國工商銀行重慶璧山中央大街支行,成為首家啟動“村改支”的國有大行。
緊隨其后,交通銀行也于8月8日獲得監管批復,同意其收購大邑交銀興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并將其改建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邑支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邑安仁支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中交通銀行一并受讓了8家企業法人股東持有的該村鎮銀行2.71%的股權,實現了100%控股。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家國有大行加入“村改支”陣營,可見國有大行在村鎮銀行改革方面已從早期的“單點試水”逐步轉向“系統性推進”的新階段。
核心思路是
“兼并重組、減量提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村鎮銀行數量已降至1440家,較2024年末的1538家減少98家。
記者梳理發現,在當前各類村鎮銀行改革案例中,主發起行通過吸收合并實施“村改支”“村改分”的方式最多。其中,城商行與農商行作為我國村鎮銀行的主要發起機構,在改革實踐中占據主導地位。今年以來,國有大行開始深度參與這一改革進程,成為顯著新趨勢。
薛洪言認為,這一改革進程的背后,是監管政策引導與行業內生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監管部門持續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反復強調金融服務需回歸本源、聚焦“支農支小”;另一方面,部分村鎮銀行自身存在的治理不完善、風險管控薄弱等問題,也亟需通過改革破解。
楊海平補充說,此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已明確部署“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也將“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列為年度首要重點目標,而“兼并重組、減量提質”正是當前中小銀行改革的核心思路。
薛洪言表示,從長遠影響來看,村鎮銀行改革化險將為不同主體帶來多重價值:對原村鎮銀行而言,接入母行系統后可從獨立運營轉向體系化運作,借助母行的資金實力與風控體系,根治自身治理缺陷,優化運營成本;對參與改革的銀行機構(尤其是大型銀行)而言,這一過程能推動業務進一步下沉,優化縣域機構布局,與自身普惠金融戰略形成協同;對農村金融生態而言,機構數量的合理壓降與布局重構,能實現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的“減量提質”,推動農村金融生態持續優化;對縣域經濟與鄉村振興而言,更規范、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將直接注入縣域市場,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