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子公司“失控”風波下的聞泰科技(600745),10月15日如期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等四項議案,同時,公司管理層與投資者現場交流了荷蘭政府干預公司旗下安世半導體運營情況,以及公司下一步的應對措施。
“我們對公司的長期價值仍然看好。這也是為什么10月1日事件發生后,我們還是堅定地要把股權激勵繼續做下去的原因?!甭勌┛萍级麻L楊沐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長期而言,公司管理層有信心打通國內供應鏈。
如期推動員工持股計劃
本次股東大會審議《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等四項議案,公司擬籌集資金上限5715.8萬元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擬實施的股票數量不超過157.2萬股,約占股本總額0.13%。
作為業績考核,本次員工持股計劃以2024年半導體業務分部的凈利潤(考慮合并抵消后)為基數,2025年、2026年、2027年對應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達到20%、80%、110%;或者以2022—2024年半導體業務分部的營業收入的平均數(考慮合并抵消后)為基數,2025年、2026年、2027年對應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達到5%、14%、23%。
本次《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議案在9月29日晚間披露。10月12日,聞泰科技公告了子公司安世半導體被荷蘭政府實施全球運營凍結的“失控”事件。
聞泰科技財務總監張彥茹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與國際律師事務所團隊溝通法律救濟方案及手段,將采取一切行動,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安世每年向全球客戶出貨1100億—1200億顆產品,應用在超過2.5萬客戶終端。目前國內后端出貨產能(終端產能)約占總產能的80%,市場方面,半年報顯示中國區營收占比48%,接近一半。
安世半導體10月1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5年10月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國生產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組件。
“失控”背后的博弈
10月14日,安世半導體官網顯示,張學政不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由首席財務官Stefan Tilger將擔任臨時首席執行官,Achim Kempe將繼續擔任首席運營官,首席法律官Ruben Lichtenberg將與企業商會任命為非執行董事的Guido Dierick一起擔任安世半導體控股以及安世半導體的法定董事。
此前,荷蘭經濟部部長援引《貨物可用性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安世實施全球運營凍結。
對于此事背景,張彥茹介紹,在2023年底,基于國際地緣政治環境考量,安世成立了企業事務部(類似政府關系部),并在當地招聘了具備外交經驗的負責人,與荷蘭經濟部就企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溝通和協商。在此過程中,荷蘭經濟部對安世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要求,牽涉到的核心事項是,安世被要求建立一個監事會,該監事會要對包括IP、技術轉移、投資、在中國招聘研發人員等20多個重要事項具有一票否決權。
“這相當于要求上市公司讓出了部分控制權,對此,我們無法接受?!睆垙┤惚硎?,“荷蘭經濟部的另一訴求是,出于所謂的安全考量,希望我們向歐盟的投資人出售部分安世的股權,以及后續推動安世的海外上市,即對歐洲的投資人有信息披露義務。安世現任的部分高管對此事也持積極態度。我們曾對此有過探索,因為各方面流程很復雜,所以進展還沒這么快?!?/p>
荷蘭時間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導體法定董事兼首席法務官在其他兩位高管的支持下,向企業法庭提交了啟動對公司調查與采取臨時措施的緊急請求。
楊沐表示:“他們低估了企業運營風險。我們在今年9月初已在與外籍高管談解聘,已進入最后環節。隨著本次突發事件,外籍高管恢復原職,并第一時間把張總(張學政)的企業賬號封了?!?/p>
重整供應鏈
10月13日,聞泰科技官微發布《關于荷蘭政府干預聞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運營的嚴正立場》,表示安世半導體個別外籍管理層試圖通過法律程序強行改變安世半導體股權結構,剝奪股東權利、顛覆公司合法治理結構。公司對此類以“合規”為名、行奪權之實的行為予以譴責。
在本次股東大會上,投資者頗為關注接下來上市公司將如何應對。
“按之前的準備,我們有信心打通國內供應鏈,穩住國內產能占公司整體產能80%的比例,并穩住中國市場占公司全球銷售約50%的比例,并希望最終提升到80%?!睏钽灞硎荆@是公司理想的占比,結果還取決于與客戶的溝通、系統搭建和重構等因素,預計今年四季度情況會相對明朗。
今年上半年,聞泰科技實現總營業收入253.41億元,同比減少24.56%;歸母凈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237.36%。其中,中國本土市場成為半導體業務和產品集成業務增長重要來源。
張彥茹表示,長期而言,在安世老產品穩定增長前提下,模擬類、高壓類等新產品將是未來增長的重點。公司正在積極與國際律師事務所團隊溝通法律救濟方案及手段,將采取一切行動,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