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權益基金發行再現大規模產品。
易方達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和鵬華制造升級混合基金,募集規模均接近20億元,成為10月以來發行規模第一、第二大的主動權益基金。
從年內數據看,截至10月15日,募集規模超10億元的權益基金,已達127只,其中逾七成為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中,又以非ETF產品居多。
大規模主動權益基金多成立于三季度
易方達基金10月15日公告顯示,易方達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成立,募集規模19.87億元。鵬華基金同日公告,鵬華制造升級混合基金成立,募集規模19.84億元。這兩只規模近20億元的基金,是10月以來發行規模第一、第二大的主動權益基金。兩只基金有效認購戶數合計超過2.5萬戶。此外,廣發基金14日公告顯示,廣發中證衛星產業ETF募集規模達11.71億元,是10月以來募集規模最大的指數權益基金。
根據Wind統計,包括上述基金在內,截至10月15日,年內募集規模超10億元的權益基金已達127只。
主動權益基金方面,募集規模較大的幾只多出現在三季度。成立于今年9月的招商均衡優選,募集規模49.55億元,獲38355戶有效認購,是年內募集規模最大的權益基金。
此外,三季度成立的大成洞察優勢、易方達價值回報、中歐核心智選、華商致遠回報、平安研究驅動等基金,募集規模均超過20億元,合計有效認購戶數接近6萬戶。此外,東方紅核心價值、富國均衡投資、廣發同遠回報、鵬揚研究精選等基金,募集規模超過18億元,個別基金規模接近20億元。
這些基金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部分產品由李博、張曉泉、閆思倩、范妍、馮漢杰等知名基金經理擔任基金經理,如10月15日公告成立的鵬華制造升級混合基金,由閆思倩擔任基金經理。募集18.91億元的廣發同遠回報,由馮漢杰擔任基金經理。二是部分產品為與管理業績掛鉤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
截至10月15日,成立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已接近40只,總募集規模超過420億元,總有效認購戶數超過37萬戶。其中,有16只基金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易方達價值回報、中歐核心智選、華商致遠回報、平安研究驅動等基金募集規模則在20億元以上。
多只ETF聯接基金募集規模超20億元
但從占比上看,指數權益基金的規模貢獻更為明顯。根據Wind統計,127只募集規模超10億元的權益基金中,有90只為指數基金,占比超過70%。這90只基金中,有51只為非ETF類型的指數基金,占比超過55%,其余39只為ETF。
具體看,90只基金中有14只募集規模不低于20億元。排名前四的均是ETF聯接基金,分別為華夏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易方達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聯接基金、華夏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聯接基金、華寶滬深300自由現金流ETF聯接基金。緊跟其后的天弘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基金、廣發創業板指數增強基金,規模均超過2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發行的大規模指數基金中,不僅有大公司旗下基金,還出現了個別中小公募產品。其中,光大保德信基金在9月底成立的光大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基金,募集規模超過了23億元,有效認購戶數逾2萬戶。長城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基金,募集規模超過20億元。
股票ETF方面,年內募集規模最大的是成立于9月的富國國證機器人產業ETF,為23.44億元,有效認購戶數超2萬戶。其次是平安中證A500ETF和建信上證科創板綜合ETF,規模均不低于20億元。
排版:劉珺宇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