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一改往日頹勢,盤中快速拉升,主力2512合約大漲7.36%,收報1674.1點;2602合約大漲7.84%,收報1464.4點;多個遠月合約上漲。
中方宣布反制
據悉,美國“301”調查針對中國相關船舶征收港口費的措施于10月14日正式實施。
昨日,中國交通運輸部發布《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實施辦法》(簡稱《辦法》),自14日起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同時宣布啟動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調查。
“此次中美雙方收費時間均為10月14日,收費標準基本相同,但中美兩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占據不同的地位,相關費用產生的效果明顯不同。”中糧期貨研究員塔林夫分析表示。
我國是全球大宗商品和油氣主要進口國以及終端商品主要出口國,美國是世界主要終端商品進口國及大宗商品和油氣主要出口國,因此美國征收港口費對集裝箱航運市場的影響更大,我國的反制措施對散貨和油氣航運市場的影響更大。
《辦法》明確,中國建造的船將豁免收費。海通期貨研究所航運組負責人雷悅表示,考慮到散貨船和油輪是充分競爭市場,中方的反制措施會導致短期內市場對中國建造的船只需求增加,可能會帶來相應溢價,而被征收額外靠港費用的船只則會被部署至其他航線,這些航線的運力供應壓力會增加,不同航線運價的短期走勢可能會出現分化。
方正中期期貨資深海運和宏觀分析師陳臻認為,短期來看,美方舉措和中方的反制措施會提升運輸成本和盈虧平衡線,各大船東會通過換船、中轉等方式規避港口費,初期可能導致周轉效率下降,也有可能增加轉運成本和貨損風險。長期來看,美國試圖通過制裁中國航運業來實現“船舶制造業”回流。但是,造船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非常艱苦并風險較高,造船業回流美國的難度較大,更有可能是部分訂單轉移至日本和韓國。港口費上漲還會導致商品到岸價格上升,這些成本可能轉嫁至美國消費者,造成通脹攀升,促使美聯儲放緩降息步伐。
昨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韓華海洋株式會社在美相關子公司協助、支持美國政府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開展301調查并采取措施。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經國家反外國制裁工作協調機制批準,中方決定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
“韓華海洋株式會社是全球重要的集裝箱船廠,市場擔憂若我國港口限制相關船舶掛靠,將導致中歐航線可用集裝箱船舶數量下降。”陳臻說。但雷悅表示,這些船的建造主體是韓華海洋株式會社位于韓國國內的主體,并非涉美子公司,因此對歐線運力供應的影響并不突出。
整體來看,中信期貨航運研究員武嘉璐認為,短期內航運企業會通過調整貿易區域、增加航次租船或者使用我國建造的船舶等方式來降低相關影響,中長期或通過股權稀釋、重新構建貿易主體等方式適應相應政策調整。
船公司年末積極挺價
除市場情緒外,船公司積極挺價也是造成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上漲的原因之一。武嘉璐表示,近期MSK、CMA、MSC先后發布11月歐線運價宣漲函,標柜價格在1500~1625美元,大柜價格在2500~2700美元,現貨運價企穩反彈。
陳臻認為,目前運價邏輯并未發生改變。近月合約主要受即期市場影響,11月班輪公司往往會連續挺價,為下一年度合約談判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中美經貿磋商也會影響期貨盤面走勢。遠月合約更多受地緣局勢和宏觀因素影響。加沙停火有利于解決紅海危機,因此遠月合約漲幅明顯不及主力合約。
“當前航運市場在傳統的淡旺季切換階段。”雷悅表示,中美貿易政策對集裝箱船運輸市場的擾動相對有限,主要是因為美線貨量偏低,大多數船司出于對市場份額的考慮,都暫不征收附加費,或者會進行運力再部署。
武嘉璐認為,四季度航運公司仍有挺價簽訂長協的動力,同時會通過宣漲函、停航等方式支撐運價,2512合約或在1500~1800點區間運行。遠月合約仍需關注中東局勢變化,若紅海復航,2604合約或跌至1000點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