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25全球工程大會暨首屆世界綠色設計大會上,WELL人居實驗室、未來生活藝術研究院、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松下電氣、香江1號與泰創科技聯合發布了《全球可持續與健康生活環境白皮書》(下稱《全球健康生活環境報告》),為全球健康人居建設樹立了新的科學標尺。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健康生活環境已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關注的核心議題。《全球健康生活環境報告》指出,傳統住區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人對空氣質量、心理恢復與生態互動的高層次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國正以獨特的生態智慧與科技融合路徑,提出具有全球適配性的中國方案。
《全球健康生活環境報告》首次構建了“城市住區森林環境體系”,該體系由“住區森林環境標準”與“室內森林環境指數”兩部分組成,涵蓋自然感知體驗、微氣候舒適控制、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多樣化生活場景適配、建筑—人—自然智能互動、住區生態結構多樣化和長期可持續管理七大維度,實現了從室外生態基底到室內健康環境的系統性覆蓋。這一體系融合環境科學、預防醫學、環境心理學與數據科學,旨在回答“一個真正健康的居住環境,其空氣、水、光、熱等核心要素應達到怎樣的具體參數,其生態結構、空間適配與智能交互,又應遵循怎樣的設計準則”。
全國政協委員、未來生活藝術研究院院長、香江集團董事長翟美卿在會上指出,綠色設計對連接“健康中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她提出大健康戰略需實現三大升維:從“健康管理”到“生命建設”,突破“治病防病”思維;從“個體健康”到“共同體健康”,構建覆蓋生活環境與全球生態的健康網絡;從“商業價值”到“未來價值”,為后代積累綠色健康資本。她介紹,未來生活藝術研究院通過“香江1號”打造了“139健康生活體系”,以“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為核心,通過“全域呵護、全鏈賦能、全息陪伴”三大維度,將綠色設計理念轉化為九大生命支持系統,踐行了大健康戰略升維。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愛德華·莫澤教授表示,高質量的生命不僅意味著壽命的延長,更在于思維清晰、情緒穩定與心靈活力,而這一切都與我們所處的環境質量息息相關。愛德華·莫澤教授強調,大腦作為我們感知世界、體驗幸福、創造價值的核心,其健康程度從根本上決定了生命的真實質量。一個潔凈、穩定、有序的環境,能夠為神經細胞提供最佳運作條件,促進修復與再生,從而全面提升認知功能和情感體驗。
作為“全球健康生活環境報告”重點解析的實踐案例,香江1號項目展示了森林環境體系在高密度城市中的落地可能,成為全球健康生活環境建設的標桿。項目深度融合仿生學原理、本土植物群落與現代智能技術,成功構建了涵蓋空氣、溫濕、光聲及生態感知等多維健康的生活系統。其實現的負氧離子提升、熱島效應緩解及碳匯積累等實效,不僅為中國生態住區提供了范例,也為全球尤其是亞洲高密度城市地區的健康環境規劃提供了可復制、可適配的系統經驗。
據介紹,香江1號以超500種植物構建的多層次立體生態網絡,實現了住區核心區負氧離子濃度相較于臨街區域提升4.5倍的效益;以高大喬木的冠層遮蔭與智能噴霧系統,在夏季營造出比外界低3—5℃的舒適微氣候;以nanoe?X等前沿空氣凈化技術與智能新風系統的聯動,將室內PM2.5濃度嚴格控制在15μg/m3以下,CO?濃度低于900ppm的健康閾值之內。香江1號與松下、泰創等全球科技伙伴攜手,將環境仿生學原理、森林生態系統的運作機制與智能物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系統性構建了“8恒+森環系統”,精準調控健康生活環境的每一個核心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