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鏈與商業化應用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AI芯片需求與日俱增。
10月14日早盤,中石科技(300684)大幅高開,并在9時41分左右封住“20cm”的漲停板。截至上午收盤,公司股價報收47.47元/股,逼近歷史高點。
10月13日晚間,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3億元至2.7億元,同比增長74.16%至104.45%。
公司在業績變動原因中提到,第三季度為消費電子行業傳統旺季,公司受益于北美大客戶新品發布與新項目放量,散熱材料及組件出貨量增長。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加大AI賦能下的新興消費電子、數字基建(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等行業新散熱解決方案推廣及核心產品研發,積極拓展公司業務第二增長曲線,高效散熱模組、核心散熱零部件、高性能導熱材料等營收同比增長較快。
OpenAI與博通合作開發10GW定制芯片
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間,OpenAI與博通發布公告稱,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10吉瓦(GW)規模的定制AI芯片和網絡系統機架。根據聯合聲明,OpenAI將主導芯片和系統設計,博通負責聯合開發和部署。兩家公司將于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受此消息影響,博通股價周一開盤后拉漲近10%,總市值勁增超1500億美元。
事實上,博通首席執行官陳福陽在上個月的電話財報會議上,已經暗示過會有“新的大買家”加入,使2026財年的人工智能收入顯著改善。博通曾在9月披露有一份來自匿名新客戶的100億美元定制芯片訂單,但半導體解決方案集團總裁查理·卡瓦斯周一披露,那筆訂單跟OpenAI沒關系。
對于這次合作,OpenAI總裁布洛克曼表示:“通過自研芯片,我們能將開發前沿模型和產品積累的經驗直接嵌入硬件,從而開啟更高層級的智能與能力。”
這筆交易也使得OpenAI加入了Alphabet、亞馬遜的行列,自研AI芯片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同時,通過采用博通的網絡技術,OpenAI也能有效分散高度依賴英偉達專有技術的風險。
國產AI芯片加速商業化落地
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AI)技術的爆發式突破,人工智能產業鏈與商業化應用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各大廠商紛紛下場布局,引發AI浪潮,對AI芯片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
Bernstein7月發布的研報表示,英偉達芯片供應的不確定性為國內AI芯片供應商創造了市場機遇,預計2025年國內AI芯片需求將達到395億美元,AI芯片市場的本土化率將從2023年的17%增長至2027年的55%。
據東方證券研報,多家國產AI芯片性能和商業化落地進程亮眼,國產AI芯片加速追趕英偉達高端芯片。華為昇騰迭代規劃亮眼,百度昆侖芯、阿里平頭哥等產品性能及商業化落地表現出眾、引起市場關注。
2025年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公布未來三年昇騰芯片路線:2026年推出950PR(自研低成本HBM)與950DT(144GBHBM),二者均支持多低精度格式、互聯帶寬2TB/s;2027年推出960,規格翻倍且含自研4bit方案;2028年推出970,在算力、互聯/內存帶寬上全面升級,直追英偉達Blackwell。
而百度昆侖芯憑P800芯片拿下中國移動AI推理設備采購多標包高份額,在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皆有落地。另外,據央視報道阿里平頭哥PPU芯片顯存、帶寬超英偉達A800,拿下聯通三江源智算中心大單。
今年以來,多只AI芯片概念股頻繁受到機構調研。據數據寶統計,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合計有12只AI芯片概念股獲得機構調研10次以上,包括國芯科技、芯原股份、復旦微電、云天勵飛-U、瀾起科技等。
國芯科技年內累計獲調研23次,排在第一。公司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自主AI芯片業務目前包括AIMCU芯片、AI云安全芯片等,均基于RISC-VCPU技術進行研發。公司定制AI芯片業務目前在手訂單充足,上半年由于受外部因素影響生產周期加長,導致影響交付和收入的形成。
芯原股份年內累計獲調研19次,排在第二。公司已擁有豐富的面向AI應用的軟硬件芯片定制平臺解決方案,涵蓋如智能手表、AR/VR眼鏡、AIPC、AI手機、智慧汽車、機器人,以及數據中心/服務器等高性能云側計算設備。
公司在最近1次接受調研時透露,目前,集成了芯原NPUIP的AI類芯片已在全球范圍內出貨近2億顆,在嵌入式AI/NPU領域全球領先。
復旦微電年內累計獲調研16次,排在第三。公司正積極布局算力從4TOPS至128TOPS的譜系化產品研發。公司首顆32TOPS算力芯片推廣進展良好。目前主要以高可靠市場為主,未來將視情況向工業控制、智能駕駛等領域拓展。
融資資金加倉+成交活躍股出爐
據數據寶統計,從成交情況來看,截至10月13日收盤,10月以來日均成交額比上個月增長10%以上的AI芯片概念股有15只。恒爍股份、羅普特、北京君正、納思達、紫光國微等日均成交額環比增幅靠前。恒爍股份10月以來日均成交4.52億元,環比增幅132.12%,排在第一。
上述這15只股票中,10月以來融資凈買入超1000萬元的有10只,包括北京君正、紫光國微、淳中科技、中微半導、復旦微電等。北京君正10月以來融資凈買入2.07億元,居首。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