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鏈”正在急迫追趕。
10月14日,界面新聞從產業鏈獨家獲悉,被稱為中國版“星鏈”的衛星運營公司上海垣信,目前已經開啟了新一輪融資,融資規模在50億-60億,投前估值在400多億人民幣。
早在2024年2月,垣信衛星就宣布完成67億元A輪融資,是迄今為止國內衛星行業的最大單輪融資金額。
“現在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已經有大概90顆衛星,今年下半年要完成108顆的衛星目標,明年年中將達324顆,年底648顆,2027年要完成1296顆,2030年之后達到15000顆”,一名接近上海垣信的產業鏈人士說,不能再拖了,這是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衛星通信已是全球通信產業的必爭之地。
以更快速度發射衛星占領頻段,是在衛星通信競爭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則,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分配有嚴格的發射時間與數量要求,否則將喪失資源使用權,立項7年內必須發射第一顆衛星,第9年要完成總規模的10%發射,第12年要完成50%,第14年必須完成100%。
對比來說,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進展更為迅速,截止2025年8月,星鏈已發射 8926顆衛星,今年年底前即可發射12000顆衛星。
中國衛星通信的主力軍則是中國星網的GW星座和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火箭發射成本等原因,目前兩家公司發射衛星都還不足100顆,目前火力全開,奮力追趕。
以中國星網為例,近期在21天內進行了5次發射,5組衛星接連升空。“上海垣信也將在今年10月開始,全面加速發射節奏”,上述人士說。
在5G建設進入尾聲之后,全球通信基建進入了存量狀態。然而今年以來,衛星通信和6G正在成為最新的通信技術應用,這也衍生出了龐大的航天衛星基建市場, 衛星通信上游的大量產業鏈企業 ,正在滿懷等待龐大訂單的哺育。
根據咨詢機構測算,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規劃在2030年會發射1.5萬顆衛星,GW星座計劃發射1.2萬顆,單星平均造價在1500萬元,僅這兩大巨型星座,將牽引將近1萬億元的衛星制造市場空間。
“現在全球各個國家對5G投資減少了,價格戰也打得很厲害。我們現在決定全面轉型和升級到衛星通信賽道,我們公司的未來在6G。”廣東中山的基站天線公司通宇通訊,其高層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通宇通訊算了一筆賬,中國接下來會有接近2-5萬顆衛星升空,目前距離目標只完成了0.5%左右,空間還非常大。通宇通訊提供的衛星天線、地面站天線的零部件及相關產品成本大概在200萬元左右,如果公司能獲取20%左右的占比,未來幾年能貢獻百億級別的收入。
“比較確定的是,接下來2-3年將有20-30億的新增訂單”,通宇通訊人士說,目前公司產品已經與GW星座和上海垣信衛星進行合作,公司也在近期垣信的新一輪融資中,投資1億元入股,進一步夯實供應鏈關系。
廣州海格通信負責人也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正在加快終端側的衛星通信芯片的研發,預計在2026年開始量產,主要應用在“手機直連衛星”、“汽車直連衛星”等業務。
深圳震有科技負責人也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是國內某大型衛星集團核心網業務的關鍵合作方,攻克低軌衛星地面核心網系統等技術;同時在“手機直連衛星”、“汽車直連衛星”、“高通量衛星”的地面核心網系統進行了開發,相關產品和服務已經交付或正在驗收中。
除了衛星制造,衛星發射端的供應鏈也開始躁動了起來。
10月9日,天兵科技宣布完成近25億元人民幣新增融資。今年9月15日,天兵科技完成了天龍三號全系統海上試車,刷新了國內商業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紀錄,標志國內商業火箭已具備“一箭多星”批量發射的工程能力,并為天龍三號火箭年底前的首飛任務奠定了基礎。天龍三號性能對標SpaceX獵鷹9號。
除此之外,9月28日,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公司完成24億元融資。9月18日,星際榮耀宣布完成首批資金7億元人民幣交割。
在帶動上游供應鏈之后,衛星通信的下游商業前景也頗為誘人。
今年6月,馬斯克就曾預測,SpaceX 2025 財年的全年營收大約為 155 億美元,咨詢公司Quilty Space估計,星鏈今年的收入將從2024年的78億美元增長至123億美元。這意味著星鏈業務在SpaceX總收入中的占比將接近80%。
一個數據是,目前全球30億人還未聯網,而在“一帶一路”的國家中,有4.23億人尚需要移動寬帶。相比起需要大量基建的5G,衛星通信無疑是這部分國家和群體的最佳選擇。
“上海垣信接下來首先會在巴西、巴基斯坦、蒙古、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阿曼、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拓展,如果千帆星座有600顆衛星在線組網,垣信就能開始獲得50億規模的訂單”,上述產業鏈人士測算。
國內市場也開始探索起更多的衛星通信應用。就在10月10日,工信部通知就提到,通過開展衛星物聯網業務商用試驗,豐富衛星通信市場供給。9月29日,中國移動正式獲頒國家工信部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許可,可依法開展手機直連衛星等業務。目前,繼中國電信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家基礎電信企業均已獲得衛星移動通信業務經營資質。
可以預見的是,全球的通信行業在經歷轟轟烈烈的5G建設之后,一場圍繞海陸空的衛星通信和6G龐大新基建正在到來。